《飛月情海》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這句流傳千史的登月台詞,到底是阿姆斯壯感動地脫口而出,還是預先安排好的腳本?又或者,整個登月計劃其實都是場騙局呢?全球陰謀論者想必對60年代美國人到底有沒有成功登月這件事爭論不休,而《飛月情海》拍出來了,只是我意想不到的是,它竟然是一部浪漫喜劇!
《飛月情海》電影預告
《飛月情海》裡的「真實」與「欺瞞」
這部電影很有趣地,它用了非常輕鬆詼諧的方式去重新描述「登月計劃」這件影響美國至關重大的60年代大事。查寧塔圖飾演的NASA火箭計畫主管-柯爾·戴維斯、以及行銷專家凱莉·瓊斯(史嘉蕾喬韓森飾演),不僅是本片的主角,也搶盡了電影裡所有的風采。查寧塔圖永遠看似呆萌大狗一般的眼神加上大男孩體格,與相對小巧卻玲瓏有緻、舉手投足間充滿魅惑與擅發女性魅力的史嘉蕾喬韓森,兩人之間在劇情安排下,雖然看似平淡,卻能明顯感受到正在轉變的化學變化,而就像一部成功的電影必定要學會的元素:
在一個龐大的主題下聚焦在重要的小人物身上。
導演葛瑞格·貝蘭提透過兩個人的關係,帶出了整個年代所代表的意義,那是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太空競賽、是攸關人命與榮耀的登月計劃,而更有趣的是,這兩個角色分別代表的是「真實」與「欺騙」,仔細品嚐,這也是60年代登月計劃的兩大關鍵字,何者為真?何者又是為了贏得國際面子時放出的假話?
飾演行銷專家的史嘉蕾,她是一個慣性誇大其詞的騙子,但因為她抓住人心的行銷話語,幫NASA贏下參議員的支持、金援贊助,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成功的行銷、沒有「將太空畫面直播全國」的絕妙點子,也許登月計劃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轟動。而查寧塔圖代表的是「真實」,是無法抹滅的科學事實、是嚴謹的火箭科學,而他背負的責任與傷痛,也養成了他堅強卻堅忍不拔的個性。當這兩個人越是互動、越是互相影響時,我們看見戴維斯放下心防讓行銷點子走進NASA,也看見瓊斯幫對方捍衛尊嚴,回到「登月計劃」本身,也許沒體驗過那個年代的觀眾(例如我),從來沒想過這場計劃的宣傳與背後的科學一樣重要,但要怎麼把這兩件事平衡報導?
答案是用一場戀愛,讓我們看見當年人們對於這件事情狂熱之愛。
《飛月情海》是登月的浪漫遇上行銷的愛
不知道為何,在觀看《飛月情海》時,我腦海中一直出現「男孩子喜歡汽車、女孩喜歡芭比娃娃」的想法。這部電影有一個很明確的性別刻板印象,但這並非貶義,而是它代表的年代感,女孩踩著高跟鞋、穿著花俏的衣服、頂著一頭閃閃發光的秀髮。男孩則總是開著敞篷車、穿著短夾克、喝著啤酒,其實想想,這部電影的題材不正也是如此?火箭登月這聽起來是很男孩子氣的東西、而行銷登月計劃甚至片中的浪漫情懷,又很女性導向的題材,而這中間的矛盾與碰撞,也像極了一般民眾對於登月計劃的想像,那是愛國主義、探索太空的浪漫想像,也是硬科學當作後盾的科學實驗。
電影也在中後段開始進入「正題」,也就是困擾許多人長久的問題:登月計劃到底是真是假?當觀眾開始被告知「有另一個備用計劃正在進行」時,電影開始挑起我們的敏感神經,會不會所有的浪漫跟努力,其實是場精心安排的騙局?到底是史嘉蕾代表的「花俏行銷」贏下了勝利?還是查寧塔圖領導的「科學計劃」才不負期待的轉播了這場行動的偉大?
再看下去,新的疑問又出現了!如果登月計劃確實進行,只是畫面沒有成功轉播,那這樣還算是欺騙嗎?這項偉大的計劃會因為這樣變得齷齪嗎?然後,身為觀眾,不知道為什麼,好希望登月計劃、登月的畫面都是真的,不然這背後代表的一切,每個坐在監控台上的人們、在電視機前看著轉播的民眾們,就看不見真實的情況了!(儘管可能看起來根本也沒差),是的,當你也有這種想法時,《飛月情海》就徹底成功了,那是來自史嘉蕾喬韓森的角色所說的台詞:
真實的東西,就算沒人相信,它仍舊是真實的。謊言就算所有人相信,它還是謊言。
結語:相信極為真實,登月計劃竟然如此浪漫
所以「登月計劃」是真的嗎?老實說,電影在兩個畫面同步播放時(真實畫面以及攝影棚內畫面),我看得有點惱怒,因為我分不出來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這是導演刻意安排不讓我們看出來的!因為在那一刻,當那句「寫下歷史的台詞」被說出來的時候,真實與否真的重要嗎?我們願意相信電視轉播出來的畫面、願意相信我們已經踏出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在那一刻,已經寫下了永恆,還需考究它的真偽嗎?
雖然,導演並未給出開放式的解答,當黑貓破壞了攝影棚後,觀眾發現一切都是真的,我們真的登月了!也真的轉播了登月的過程!但那隻代表厄運的黑貓,更像一種象徵的意象,它讓電影看起來更詼諧、也更神秘,就像是丟出了一個答案,卻也讓觀眾警覺地質疑:現實狀況最好會那麼神奇!《飛月情海》畢竟是想像出來的劇本,但它又根據了無法抹滅的歷史事件,這隻黑貓就像是遊走在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領路人,這麼說吧!
雖然牠的破壞,代表了登月計劃為真。但牠又太像虛構,讓觀眾察覺《飛月情海》為虛構。
電影很巧妙地,讓虛構的故事既真實又虛幻,解答了「登月計劃」卻又讓你沒辦法完全買單,但那又何仿呢?乍看之下,史嘉蕾的那句台詞,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反面意義,但最終,這兩句話的意思不是一樣的嗎?既然無法驗證真偽,那何不相信呢?無論是登月還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