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同理心

挟著前陣子很熱門的「正義魔人」話題,這本書的封面無疑可以吸引住眾人的眼光。

本書購買的很早,看完的卻很晚。

不算是太大篇幅的讀物,但因為我購買了博客來最近推出的電子書版本,省了一點錢,卻沒有換來預期的方便性跟易讀性,也因此,本篇稍後會稍微介紹一下使用博客來電子書的心得

 

失控的同理心

同理心為何不好?

其實稍微花一點腦筋思考,這個問題馬上便有了解答。但不管是因為從古自今的過分讚揚,還是社會風氣的影響,回答「不好」的人,成了眾矢之的,是「冷血」和「無情」,而說同理心「好」的,也總是那套陳年論調:因為人唯有有同理心才跟動物不同、我們有所謂的「共感」體驗,同理心促進社會進步等等。

如果您也花了時間思考好與不好,那便同樣陷入了二分法的邏輯困境,更有甚者,其實從頭到尾都沒看穿事件的本質。同理心並未不好,而失控的同理心卻會帶來災難。就像是火能是創造也是毀滅,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謂的「同理心」,在倡導或者排斥它的同時,一定要真切的去體會,何謂「同理心」,它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時候,該發會它善意的一面,又是什麼時候,該抽離出個人情緒,以大局著想、讓數據說話。

 

同理心的明顯缺點

比起宣揚好處,本書既然名為「失控」,更多的篇幅,書中都在描寫為何同理心不好,跟較為理性的分析事情原委的好處。而其中最淺顯易該的論述即是「聚光燈效應」。也就是當人們意識到一件事情時,會自動忽略了身邊其他相同處境、或者是較與我們不相干的「雜訊」。舉個例子,當我們看見與我們較為相干的人遇害(例如相同種族、相同教育或成長背景等等),會更容易產生情感連結,而這個連結也會讓我們同時忽略了遠方同樣受苦的族群。這種同理心本身並非壞事,但若論及捐款或者是軍事行動,則鋪天蓋地的關注則有可能變成潰堤的水壩,淹沒合理的行動,變得意氣用事。

如果是某個罕病兒童的悲情故事,受同理心影響的人可能會將這份「同理」轉化成捐款,而這份善款如果全數捐贈個體上,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因為同樣的款項,照理說應該捐給相關機構來做善款的分配,才是資源的最大利用。另一方面,像是戰爭,當我們看見相關種族的人受迫害,自然而然會將憤怒投射在共同的敵人身上,而這份「恨意」的火種便是「同理」。很意外嗎?拿書中提到且也紛擾美國多年的「種族議題」來說,白人至上、黑人迫害等等,除了少數幾個發起人刻意的引發爭端,那些「積極參與」的圍觀者,難道不是為了自己的族群爭一口氣嗎?

當然,要對不同種族的人有「同理心」,這樣的話,就能有效避免上述情況了吧?理論上是,但卻沒那麼簡單。

書中另外一個舉例:知道遠方某個人某一天會死,跟知道自己明天會斷一根手指,哪個較讓人不安呢?當然是斷指的恐懼讓人難以接受。即便以整個人類族群來說,損失一個人,跟你損失一根手指比起來,少一個人的損失大多了。人卻不能不為自己的損失而輾轉反側。同樣的道理運用在這些社會議題上,就因為人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偏頗,所以以同理心為出發點的行為就會失去公正。而這時,也許另一個問號又浮現腦中:那既然知道人無法不同理,那又要怎麼不同理呢?(好饒口)。

那就是意識到「同理心的存在」這件事。書中某一個章節也做了「同理」跟「憐憫」兩種心態的區分。

 

同理VS憐憫

作者提到「憐憫」的重要,這我較難認同,不是認同作者的觀點,而是翻譯。在我的國文教育裡,「憐憫」、「同情」二字的意義更趨近以上對下,有一種施捨的感覺,反而覺得「同理」更有作者想要表達的意識(我想這也是不該「濫用同理心」的論調較難被廣為接受的原因,因為文字的強度總會跟隨著人們的不同理解而失去準確性)。而所謂的「憐憫」,就是「我知道你的痛苦,但我未必要跟著你痛苦」,這樣的心態,是幫助人們在眼見負面事件發生在別人身上時,可以在心情上「抽離」在知識上理解。而這也是作者想要推廣的「正確觀念」。換句話說,一個具有憐憫心的人,可以同時了解當事人跟旁觀者的想法,並且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來判斷身為一個「旁觀者」該如何針對事件反應。不過說來容易,怎麼做到呢?

 

有效利他主義及降低「自我」

書中提到一個名詞讓人深深著迷,那就是「有效利他主義」。提倡這個主義的人認為:在理性思考之下,將幫助別人的資源利用最大化。

換言之,假設今天我們看見某個個案,例如虐童。我們可以對事件的受害者表示哀悼之時,也「有效的」開始注意虐童問題,並且與其將錢捐給個案,轉而將善款或者是關注投射在協助受虐兒的機構上,或者是督促現成法規的修改(然而修改法規也要注意是否有失控、矯枉過正的問題,最血淋淋的例子:洪仲丘虐死案件的無限上綱)。這就像是愛屋及烏,但是卻用一種邏輯化的方式去做延伸。像是一種網狀思維,當你關注個案的同時,你的知覺觸角也同時往個案周遭的事物去做蔓延,如果不懂得換個角度看,就看同一個角度但是看得更廣些。

另外一個方式則是:降低自我的重要性。這個方式對於自尊心低落如我的人應該簡單,但對於多數人卻可能是個盲點,是一個與從小教育背道而馳的方式,也就自主性的察覺。降低自己的重要性,是在於如果人們在面對受害者時無法不將受害者縮小,那就把自己縮小。本來所有事情都重要,但現在站遠了一些,把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重要」。不管是ISIS對歐美國家的恐攻、還是歐美國家對ISIS的侵略,都看成同樣的程度,同時,也將自己看為一個不重要的小角色,書中論及的方式很有意思,乾脆就把相關的當事人、國家都換成代號或者一個你毫無感覺的地方,同樣的事件,變成天王星侵略火星,火星人突擊天王星,(好吧!我的例子比較荒謬些),但名詞的代換確實會將情緒發散,進而轉向邏輯性、理性的思考路徑。

 

還是很難成功

本書討論的東西雖然實事求是,並且旁徵博引。但讀者總認為所謂的「意識到同理心」這件事,徹底激起多數人的共鳴仍然是一大難事。而其實書討論的「東西」就已經說明了它的難度。

它就是「同理心」就是「主觀意識」。試想閱讀這本書的客群,會是怎麼樣的人?是對同理心抱持著懷疑態度,還是深信同理心是世界真理的人?這讓我想起之前閱讀了尼采的「反基督」,雖然內容不乏激進的論調,但也確實有些據理力爭的條列值得討論,不過,這些想法會有辦法深植教徒內心嗎?或者是從小便深受基督教影響的人的思考中嗎?「失控的同理心」也是,我相信閱讀本書的人已經多多少少發現同理心的「缺陷」,卻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論來證明缺陷的存在。而那些深深認為同理心好的人,則可能壓根不會閱讀本書,認為同理心是一個「從小到大便已經存在的真理」為何還要花時間去「學」呢?

我認為,每一個推翻既有想法的書,都是一個個烈士。它們的出版代表著無數反向意見者的批評(或者是漠視),而就像洛西可夫所寫的「誰在操控我們」(書中介紹今天媒體的濫用如何綁架消費者的感官,作者表示,他的前一本書所提到的「病毒式行銷」的概念,反而成了有心人想學來加深對大眾控制跟荼毒的工具),當真有人意識到這股潛在力量後,正面的意圖卻也帶動了「邪惡勢力」的蠢蠢欲動,總會有人利用這股力量來設下更深層的陷阱。一如方才說的:洪仲丘事件,或者是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社會議題」,都不乏有在一般人眼裡「聰明理性」的年輕人參與,先不論社會議題或者是起點的好壞,相信所有參與運動的人士都清楚自己的意念是依循著邏輯而為,但,誰知這股「自覺」背後是否有更強大的政治意圖在掌握或控制呢?

說到這裡,扯遠了。不過我仍堅信自己「打游擊」的原則,而今,又多了一個「有效利他主義」就如「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一書提到的:今天如果你參與的運動在你明天一覺起來沒有立即性的改變,那這樣的運動便不值得參與。我相信助人、施展同理心也是。我相信有能力的人應該要為同時間受苦的任何人負責,也堅信身為一個思考者,應該「不斷地移動」來保持思路的暢通,就如叢林戰中的勇士,或者是情報間諜,時時刻刻懷疑偉大議題底下的意圖、不讓自己掉入既有的思考窠臼。所謂的「同理心」,可以不是壞事,但習慣以「同理心為前提」思考,則有可能落入陷阱,看不見潛在的效益。

 

補充

台灣人同理心氾濫的情況也非常明顯,除了前陣子「不讓座風波」到更早之前的許多社會案件,其中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那就是「小燈泡」事件。

當時,小燈泡被慘無人道的殺害,其母面對鏡頭時的冷靜態度,竟然變成社會大眾的攻擊對象(我父母認為這個母親太過冷血,心理不正常)。這是一件相當荒謬的事情,我們的同理心大到甚至替別人的父母難過別人家的小孩,雖然其母表現堅定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誰知道鏡頭下的她有多少痛苦沒有展露?(或者是延後悲傷...在面對死亡的五個階段中,其中一個便是「否定」,也就是相關人士未必會感到悲傷,反而是否定身邊親人已死的事實)又或者某些原因驅使,讓她認為悲傷並不是那麼重要。事實上,以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悲傷跟整個案件有什麼關聯?法官會因為受害人的母親不落淚而輕判兇嫌嗎?或者是她的冷靜代表著其與兇嫌的共犯之疑嗎?類似的事件還不只一件,在無法阻止媒體惡意煽動民意的情況下,台灣的「同理心」訓練確實有待加強。

 

博客來電子書app、網頁版初體驗

「博客來」,我想大概是台灣最廣為人知的線上購書平台。近期,為了覆蓋各種虛擬跟實體的通路,當然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子書平台」也催生成功。但,是否有些操之過急,火侯不夠呢?

 

關於電子書的方便

先不說博客來,所有電子閱讀器、app通有的好處就是:方便好攜、隨時可看,自動記憶也能在各個平台之間轉換閱讀。而這次博客來的電子書櫃,很罕見的在電腦版裡面是使用「網頁版」而非自己有的應用程式,也就是使用者購買以後,只需要上博客來登入自己的帳密,即可在該帳號該瀏覽器上閱讀購買的書。一開始,我對這件事充滿期待,因為網頁版等於是任何一個聯網的電腦都可以輕鬆閱讀,無需額外下載多餘的程式等於是幫電腦減輕了一些負擔,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公有的電腦,例如:公司電腦、他人電腦上,都可以輕鬆閱讀,可說比自有的應用程式來的便捷許多。而app的概念則大同小異,包含我目前用的Kindle app、Kobo應用程式,都是同樣的使用方式,此時,勝敗優略就在「使用者體驗」上面了。

 

關於電子書的不便

為何電子書還是無法取代紙本書?很多人說是拿起來的手感無法取代,現實一點的人說3C的螢幕比較傷眼。而以一個還算是有在閱讀的讀者我來說,我要說的是單純的「不方便」。在閱讀故事時,也許電子書跟書本的差異不大,但當書的內容牽扯到需要「重複翻閱」、「筆記」時,優劣立見。其實從上面的書評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心得全憑記憶寫出,因為當想起某個章節之後,想要回去翻找相當困難,即便我已經多少在上面用「電子」的方式劃下重點,卻還是很難像書本一樣輕鬆擷取資訊。

 

關於博客來電子書的缺點

以上是電子書上廣義的好壞,而接下來則單純是博客來平台上的缺點了。不知道是衝忙上架還是先試水溫的緣故,博客來的使用者體驗奇差,差到使用者甚至可能懷疑這些設計師是否真的看過書。多餘的按鍵太多,版面也留的不夠大方,在閱讀時,像是出版社的標點符號等等的,偶有出錯。另外,網頁版的閒置一陣子後,總會出現說不上來的問題,有時候是頁面似乎跑掉、有時候是畫線沒有反應,講到畫線,手機app的畫線常常出錯,不是一口氣畫了太多、不小心翻了一頁,就是畫下去的重點沒有顯現。綜合以上原因,單買了「失控的同理心」後,我便對博客來推出的書籍有些忘而生卻,台灣的電子書市場還算是一塊待開發的田地,隨著越來越多的平台、出版社的加入,比起電子書app,我更期待的是電子閱讀器的上市,目前有在使用的kindle,可說是複製書本閱讀經驗的最強大裝置,博客來本該如Amazon一般帶動整個電子閱讀產業跨進新的領域,可惜這位老大哥,一出門就摔了一個跟斗,身為潛在使用者,當然不會幸災樂禍,可也幫不上忙,只能期許早日康復,越挫越勇了。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