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i5zsRi9Ty7s7tWASwhNg.jpeg

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ysqpi

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6M5iO

不知道最近怎麼回事,我閱讀的書總是和我閱讀前的想像不太一樣...,這本名為《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的書,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心理學「工具書」(就是隨時可以去查詢裡面概念的書籍),當然,畢竟書名都提到心理學家了,書中的內容自然跟心理學環環相扣,只是這本書的形式更像「故事類」或者「第三人稱的傳記類」書籍。

而書名「橡皮擦計畫」其實一直到本書的90%內容結束後才出現...


 

關於本書作者
不知道大家聽到作者「麥可.路易士」時,是否覺得相當耳熟?他正是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魔球》以及描述金融海嘯的電影《大賣空》的原著作者。儘管在電視台播出時看過幾次這部電影,我卻一直沒有找出書來閱讀,也可能就是因為我「做功課不夠」,才會沒想到這位作者的文字是「故事」而非條列性的寫出兩位以色列心理學家的過往事蹟。

這本書的走勢其實行雲流水,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身為一個「想要了解心理學的一般讀者」,要在那麼多篇幅的文字間,找到並有條理的記下故事中兩位主人翁改變歷史的想法卻沒那麼簡單。而讀這本書的一開始,我並未花太多的時間在追蹤書中的內容並筆記,因此,本次的介紹也會以大概的脈絡以及後期我有記下來的內容為主。


 

關於書中的兩位心理學家

未命名-1.jpg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這兩位都是來自以色列的心理學家,個性卻南轅北轍。丹尼爾在台灣廣為人知的是曾經流行一陣子的必讀書籍《快思慢想》的作者(但其實我還沒讀過...),這位心理學家甚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至於,阿莫斯.特沃斯基則較罕為人知,但在書中的描述,雖然相對早逝(59歲),但身為認知心理學者、數學心理學者的他,過往的名聲遠高於丹尼爾,且被公認為是「天才型」的心理學家。

這兩位學者即便來自同一個國家,但個性上的差異,即便在同一個大學任教時,也不會讓人聯想在一起。然而,當兩人正式交流時,理性與感性、實驗派跟思想派的組合,本讓人以為會格格不入的兩個人,竟然形影不離,甚至激盪出改變世界的許多心理學觀點跟理論。他們的論文證明人類是非理性的物種,而這些非理性的行為為讓一些我們以為邏輯簡單的事情出現誤判。而研究的內容衝擊到的正是經濟學的領域,因為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在於「人是理性的動物...」

我無法鉅細靡遺的介紹兩位偉大的心理學家的所有論點,但要我用一個外行人的角度來說明這兩個人影響心理學、經濟學、認知科學等領域的程度的話,我會說:

幾乎所有現今討論到的許多原理,都是來自或取材自他們兩位的理論延伸。

常有的內容包含方才提到的:人是非理性的動物,因此經濟學有無法估算的漏洞人們對風險與價值的評估捷思法則(有點類似我們會針對理解過的東西做出反應,並且相信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往往此時會出現非理性/不合邏輯的決定或者是偏誤)。

如果要給出一點「生活中的例子」,那以下的內容你可能或多或少聽過或與身邊的朋友討論過:

  • 如果醫師說一個手術的存活率是90%,那多數人會願意接受手術。但若是改成死亡率是10%(機率相等只是說法改變),願意接受手術的人就會變少...
  • 花錢買樂透彩券:就算我們知道買樂透彩中頭獎的機率是幾十億分之一,人們還是會在心態上放大中獎的可能性,覺得買了就有機會!
  • 不花錢買保險:有點像是樂透彩的反向,此時我們的心態會慣性「縮小」壞事發生的機率,認爲不太會發生...
  • 喜歡A勝過B、喜歡B勝過C,但A跟C選擇時,A未必勝過C。(這個說的有點拗口,但仔細想想生活中的決策,就會發現這個道理。舉例來說:一個人可能喝餐廳菜單上的果汁勝過手搖飲料、而手搖飲料又勝過瓶裝飲料...,但未必餐廳飲料就勝過瓶裝飲料...原因在於當我兩兩比較時,是根據各種特質來做比較,而不是單一特質)

另外,為過去一年內我讀過的書:例如《金錢心理學》、《知識的假象》等等...都與丹尼爾與阿莫斯兩人研究有關。

PZbs2hN4-DennOqtNX0TLw.jpg

 

20180605152804946_500.jpg

 

《金錢心理學》

實體購書連結:

https://r10.to/h6IoHO

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lAeGB

《知識的假象》

實體購書連結:

https://r10.to/hVeLTr

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

https://r10.to/hl18hD

最後,用客觀事實來看,從丹尼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點就足以證明兩人的貢獻,身為一個心理學家,從早期提出動搖經濟學者的概念始,到後來所有人類決策或行為等實務問題都來向兩位學者諮詢便可得知,其研究已經成為了現代經典,變成一個無法忽視且必須參考的準則。當然,書中據理力論的文字會比我的介紹更有說服力,因此我推薦對心理學、人類行為及認知有興趣的必讀本書...


 

不過...
不過我必須說,本書最大的敗筆可能在於中文翻譯的書名,因為「橡皮擦計畫」一直都不是本書的重點,甚至「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這句放在書封的引言根本也不該存在,誠如我的介紹,本書的內容遠大於此,甚至根本與這些題目非直接相關。而當我回頭去找英文書名:《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時,雖然也提到了這個「計畫」的名字,但它的「獨特性」沒那麼高,讓我覺得重點在於「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改變我們想法的友誼)」而非在計畫本身。

當然我本人也非英文系或英文母語的人,也許我的解讀是錯誤的,不過中文書名確實誤導我想要了解「橡皮擦計畫」這件事,而非兩人的友誼本身。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錯誤的認知,那我必須趕緊提醒你,本書的內容更廣、更有深度,事實上作者很有耐心地從兩人的從小背景開始說起、甚至介紹整個大環境以及經濟學、心理學演變的過程,儘管我在閱讀時確實有丟失重點過幾次(斷斷續續地看時,一下子記不起之前看的部分),但在閱畢時,確實看見了一個渾然不同的概念,你會為兩個天才英雄惜英雄的合作感到佩服、也會對後來彼此分道揚鑣的決定感到惋惜,《橡皮擦計畫》一書更像是一本傳記或者是故事,因此我也將我自己於部落格的分類放到故事類。如果真的把它當成工具書在看,我想可能會有些讀者因為抓不到重點而無心閱讀。


 

所以什麼是「橡皮擦計畫」?
其實書中並沒有完整介紹整個橡皮擦計畫的內容,但它的來由是當時已經與阿莫斯分道揚鑣做研究的丹尼爾,在親人伊藍戰死後想到的「抹除計畫」。丹尼爾發現,人們在面對親人逝世時,會想像一個他們還在的虛擬世界,因此他為他過去做過的「捷思法研究」增加了一個「模擬性捷思法則(simulation heuristic)」,就是去模擬這件事「沒發生」時的狀態。而這些「讓自己好過一些的想法」也會出現一些侷限。例如:

當需要被抹除的元素越多,事情就越難被抹除。書中的舉例是當一個親人是死於雷擊跟地震時,死於地震的感傷較難被抹除,原因在於這場災難可能同時造成其他的損失跟傷亡,需要「被遺忘」的因素比雷擊還多。

另一個法則,則是和時間有關。時間過得越久,事件就越不可能改變。隨著時間過去,任何事件所引發的後果會不斷累積,要抹除的記憶就越多。而當要抹除的記憶越多,我們的心智就越不願意試著去抹除。而此法則是解釋為什麼「時間可以抹除傷痛」的原因之一,因為當越久遠的事情,該事件導致的後續事件就越多,而我們就越能接受事件已經發生的事實...

當然,書中還提到了其他相關的法則,但基本上「橡皮擦計畫」研究的是傷痛後人們心智所做的反應,以及如何抹去的過程...

其實,我認為「橡皮擦計畫」更像是藉此標題呼應丹尼爾與阿莫斯兩個人之間的友情。因為這段讓人稱羨的友誼、甚至有點類似情侶的合作默契,最終還是遇到了疏離,甚至讓丹尼爾承受極大的心智痛苦,一方面是彼此的關係、另一方面又在於阿莫斯與他不對等的學術名聲,但最後,阿莫斯先走了一步,丹尼爾得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寫了一本廣被人推廣的心理學書籍...,人非理性的動物,活在阿莫斯陰影中的傷害最終被抹除,反而是兩人創造出許多改變世界的產物的這段歷史被流傳下來,而這段既是如膠似漆、又好像帶有一點點瑜亮情結的關係,也躍然成了當代的傳奇。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