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1.52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電視台在播湯姆克魯斯的《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第六集,如果你忘記這集在演什麼,提醒一下,本集玩命阿湯哥挑戰的是軍事跳傘「高空低開」以及「自駕直升機」,並且超人亨利卡維爾在本集演出反派...

電影預告

《不可能的任務》從第四集《鬼影行動》開始後,我就被阿湯哥給正式圈粉,當年爬杜拜塔的英姿還歷歷在目,這位玩命的好萊塢大明星卻又不斷地挑戰自己,為了廣大觀眾持續搏命演出,他不但為戲撞斷小腿(《不可能的任務6:全面瓦解》的拍片插曲)、把自己綁在飛機外面、並且挑戰水中閉氣(《不可能的任務5:失控國度》),新的一集《不可能的任務7:致命清算第一章》中甚至會加入騎車飛下斷崖開傘等特技...所有的演出,全都為了讓這位「超級特工」的表現具有可性度,而不像隔壁棚的《玩命關頭》或漫威系列的綠幕特效,這樣的「誠意」自然非常的不可思議,尤其在電腦軟體發達的現在,大明星實在沒有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去換票房,然而,阿湯哥還是辦到了!

 

不過,不斷挑戰自我的同時,在看《全面瓦解》時,不免還是看到不少「有些超現實」的片段,其中包含了:

  • 阿湯哥飾演的伊森韓特以及亨利卡維爾飾演的奧古斯特·沃克在洗手間與韓國殺手打鬥的片段...那種拆牆、拆房子的打法,三個人在磁磚地上摔來摔去都不見骨折跟重度傷殘。
  • 一樣是主角與主要反派在直升機上的對峙,後來相撞後翻滾卡在山崖上時竟然沒有一個是被甩的支離破碎或身首異處。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7.51

以上兩個是物理性的,心理性的當然也不少!例如:好人們在打鬥時總是乾淨利落,但本該乾淨利落的恐怖組織辛迪加們卻在與好人纏鬥的過程中不斷放水,直到自己被打趴...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9.16

沒錯!以上都是好萊塢電影難免無法跳脫出來的「俗套」跟既定公式,畢竟!若一切都照著邏輯來,那可能在不知道哪一集的《不可能的任務》中,包括伊森韓特在內的MI6可能早就全軍覆沒並且真的「全面瓦解」了...。

吐槽了那麼多!為什麼突然從提了五年前的《全面瓦解》呢?除了電視轉到以外,當年在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時,其實我看見了一個「異常合理」的橋段,而這個橋段在電影裡被包裝的好像奇蹟,而觀眾可能也只是想要一個英雄救世的廣大結局,自然而然也就不特別去思考這一幕後面的意義。當年,看見它時就想著要寫下來,但也就這麼忘記動筆了,如今,我感覺它再次招喚我想要分享這個:

不可能的任務裡,「看似不可能」實際上「非常可能」的事情。


 

只差一秒鐘的世界毀滅,其實背後需要的不只是「奇蹟」!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5.40
沒錯!這個「看起來像是奇蹟發生」的片段,就是電影的最後五分鐘,當伊森韓特在耳麥沒有辦法連接到兩位在遠端的盟友的情況下,將啟動核彈的遙控器解除,而兩位夥伴選擇在沒有伊森韓特的指令下同時解除核彈的那一幕!

天啊!血脈噴張!這一切都太巧了!觀眾不免會想:要是遙控器來不及解除,伊森韓特不就失敗了嗎?又或者,要是剪線早了一秒,那不就世界毀滅了嗎?(電影中的設定是,若遙控器未解除的狀態下剪線,核彈還是會引爆)

這兩個反應都是合理的「驚呼」,但只有一個反應是「不可控制的」,那就是伊森韓特什麼時後才會解除遙控器,若他從頭到尾都沒機會在倒數結束前碰到遙控器,那其實電影也沒什麼好拍的,因為就算他的隊友怎麼樣守著核彈,兩顆毀滅性的武器最終都會爆炸...因此,伊森韓特沒辦法拿到遙控器這件事情不列入考慮,我們該考慮的是另一個「看似奇蹟」的事情:

沒有辦法聯繫到伊森韓特的班吉和路德兩人,是怎麼樣確定何時要剪線的呢?

一切都可以說是巧合,或者,說成老戰友之間的默契:不到最後一秒絕對不會放棄,但我想用更「專業」一點的方式切入,探討「在未討論的情況之下,MI6的每一位探員是如何達成協議的?」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9.49

有沒有覺得這個問題形式好像有聽過?想想一個關於賽局理論的問題:囚徒困境。在兩位囚犯都不討論的情況下,怎樣的決定才是對雙方/或其中一方,最有利的呢?

解除核彈的這件事,也許跟賽局理論也有些關係...


 

從《思辨賽局》中的「焦點(Focal Point)」看不可能的「協議」

思辨賽局:看穿局勢、創造優勢的策略智慧 電子書 by 阿維纳什.迪克西特、貝利.奈勒波夫
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最終會得到一個或多個均衡的解,至於兩個做決定的獨立個體要選擇哪一個解當作「首選」則需要多層次、反覆檢視。《思辨賽局》(購書連結請點我)一書中提到:

如果一個均衡解(像這樣)無數次循環的明顯可知,即,參與者的期望均會合於這個均衡,我們就稱其為「焦點(focal point)」。

至於賽局是否有焦點呢?這取決的情況眾多,其中也包含了參與者的共同經驗,不管是文化、歷史、語言背景或「純屬偶然」,書中也舉了一個有趣的生活例子:

假設你被告知要於某天在紐約市會見一個人,但未被告知具體時間和地點,你甚至不知道要見的那個人是誰,所以不可能提前與他取得聯繫(但你知道見面後如何認出對方)。你還被告知對方也得到相同的提示。

聽起來成功的機會很渺茫,對吧?但根據托馬斯・謝林(經濟學家)的實驗,在這種情況下的人多半能成功遇到對方,在他的實驗中,受試者來自波士頓及紐哈芬地區。在那個年代裡人們常搭火車到紐約中央車站,因此,車站的時鐘就是一個「焦點」。而《思辨賽局》的其中一位作者奈勒波夫也曾以6對互不相識的人來做實驗(將之帶往紐約市的不同地方並且請他們找到其他幾對),以同樣的方式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要與對方會面,這些人不僅會思考自己要在哪個顯眼的地點會面,同樣也會思考對方的想法來採取行動,最終的結果是:

三對去了帝國大廈、三對到了時代廣場,且他們都把時間選在正午。

christian-ladewig-FD-gzGKS5sY-unsplash

儘管還是有些小問題如:帝國大廈有兩個不同樓層的瞭望、時代廣場很大...但用一些小手段,包含了特定的手勢,最終這六對都成功會合了。

如果你對這本書中提到的實驗,或者是賽局理論感興趣的話,更多的內容請見《思辨賽局》(購書連結請點我)。而我們則再次把焦點回到《全面瓦解》上...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23.24

無法聯繫到伊森韓特的班吉跟路瑟,此時此刻就像書中想要找到對方的參賽者,試想,在「找到對方」的實驗中,他們不僅連會面地點都不確定、會面的時間也要靠揣測對方的想法得知。相對起來,聯繫不到伊森的兩位MI6夥伴就「輕鬆多了」,他們需要擔心的只有「時間」。因此,我不免思考,核彈的倒數計時器上「焦點」是哪幾個呢?最終,我得到幾個「應該一般人都會有的結論」:

倒數10秒前、5秒前、3秒前、1秒前

你跟我想的是一樣的數字嗎?我們有默契聯手拯救世界嗎?我之所以選出這些數字,它的邏輯非常的簡單:都是5的倍數,要不就是幾個「約定成俗」的數字,如:倒數3秒。而最後一個「千鈞一髮」的倒數一秒,則是《全面瓦解》電影裡最終選擇的數字,當然,嚴格來說伊森韓特並沒有選擇,但給在外打拼的探員「多一秒是一秒」的想法也確實是班吉在電影裡說的:

班吉:「我們要在幾秒鐘的時候剪線?」
路瑟:「倒數2秒前。」
班吉:「為什麼不是1秒?」
路瑟:「一定要搞得那麼緊張就對了?」

截圖 2023-04-30 上午10.16.18

有趣的是,這一來一往看起來像是吐槽,實際上卻是一個找到焦點的過程。路瑟認為要給「自己」充裕的時間,但班吉的思考卻是「給伊森足夠的時間」,這就是一種揣測對方想法的思路策略,這個策略也證實奏效,儘管電影沒有演出來(也不可能會演出來),提前一秒鐘解除引爆裝置的下場可能反而是引爆兩顆殺傷力強大的核彈。

最後,壞事都沒發生,超級英雄一般的阿湯哥又再次拯救地球...而回到「焦點」的討論,MI6的探員們就算來自不同的背景,但假設他們受到的是相同的訓練、在每次任務中培養出的相同思路跟決策概念,那當他們在時間有限下找出「焦點」的過程也許並不奇怪,就算《不可能的任務》把這段戲拍得好像「不可能」,但也許同時解除引爆裝置的橋段其實寫實許多,其實,我認為電影大可把班吉跟路瑟之間的通訊也切斷,這會讓《全面瓦解》的這一段更像奇蹟(卻也仍然合理),只是這樣觀眾就看不到角色的鬥嘴的有趣橋段,畢竟電影為了吸睛,總還是需要一些特殊的安排。

例如:騎摩托車飛下懸崖後開傘...

期待下一部《不可能的任務》上映!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