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穀倉效應?
穀倉效應為過度專業分工下的產物,因為人們都會依照自己的「習慣」及文化構成,來幫事務做分類,同一個文化底下的人對分類的方式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僵化了思想,讓思考模式陷入既定的框架裡。分工所帶來的「專業化」也會成了溝通的鴻溝,各部門的「專家」說著可能只有該部門的人才能懂的用語,穀倉就變得更加封閉,因為外來者無法輕易理解,也造成了部門之間的對立。而突破穀倉的方式,就是不斷嘗試、不斷使用不同方法來活化組織,想要破除穀倉,不但要學會傾聽、要從下至上來觀察整個問題,敞開心胸,卻審視一般人不願意提起或注意的禁忌問題。
書中舉例
穀倉效應的負面影響
類型 | 舉例 | 內容 | 結果 |
看不見創新 | SONY發表新的數位隨身聽 | SONY於1999年發表兩項數位隨身聽,彼此沒有相容的專利技術,導致失敗 | SONY數位隨身聽被Apple iPod取代 |
蒙蔽危機 | 瑞銀集團 | 瑞銀的次級房貸危機,即便可能有問題,但是沒人質疑系統 | 過度分工部門間少交流,資訊封閉導致崩盤 |
索尼的專業分工雖然帶來短期好處,但是長期來說,因為自負盈虧的方式,保障各自部門,卻也造成部門之間無法有效溝通。即便後來SONY請外國人來擔任CEO,卻因為講求階級的企業文化,穀倉卻無法被打破,加上SONY過去的成功,讓企業沈浸在過去成功的經驗裡面,無法創新,導致成功成了阻力,當時,SONY原本要開發的電子書也因此石沈大海。
瑞銀的次級房貸的抵押貸款債券,被評為AAA級以後轉賣,由於高層自己為是,沒有及時掌握公司的狀態,各部門之間也針鋒相對導致資訊不流通。
突破穀倉的正面例子
類型 | 舉例 | 內容 | 結果 |
公司一併計算盈虧 | Apple iPod推出 | 賈伯斯密切監控所有團隊,以保持團結及彈性 | iPod的成功,iTunes商店的推出 |
打破個人穀倉 | 新系統打擊犯罪 | 曾經因為情資不流通,而造成911事件 | 從科技業轉戰警界的高斯坦,運用新科技突破穀倉降低犯罪率 |
改寫社會規則 | 臉書公司的制度 | 沒有如SONY公司的官僚體系 | 就算不同組別的員工也可以交流,並且定時「交換」一名員工的業務,來體驗不同部門的運作 |
因為蘋果團隊的深入合作與協力開發,商品從技術、設計、生產、行銷再到銷售,如接力般的進行讓所有部門都可以通力合作。
讓資訊流通更順暢來達到打擊犯罪的效果,高斯坦使用的方式是運用曾經在餐廳系統的經驗,將所有資料整合進一個單一資料庫,並且從大量資料裡面找出關聯,預測犯罪可能發生的地點。
臉書的營運模式,讓不同專案成員在私底下有「第二套人際關係」,彼此交流來避免專業團隊的僵化。黑客月,讓員工在經營一個案子一段時間之後,換到別的案子去作業,另外,透過社群平台上心情的分享,來促進員工水平溝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購書連結:博客來-穀倉效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