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HH_cover.jpg

網路上爬了一下評價,發現Netflix最新的恐怖影集《鬼入侵》評價不錯

於是決定在萬聖節的當日開始慢慢追起...

house_daylight.jpg

劇中的房子,白天看起來是一個很平靜的地方?

 

故事

故事本身並不新鮮,有點像是《安娜貝爾》系列+《牠》的感覺

劇情講述一家人曾經住在鬧鬼的房子內,因為母親的自殺而搬出,隨著孩子們都長大分居

這段「未被解釋清楚的過去」卻不斷地糾纏著他們,故事走勢有點像是「鬼片+懸疑」

觀眾會跟著劇情的推演不斷地猜測童年的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方面,不免俗的,導演也會安排不少嚇人的橋段

不過這些嚇人的內容非常的有「水準」,不如商業恐怖片的套路,《鬼入侵》走的是情緒堆疊、氣氛營造 ,不會讓觀眾有感官疲乏的感覺(我已經連續看了三集尚無感官疲乏感)

當然,《安娜貝爾》宇宙我並沒有真的認真看完過,所以並沒有對這系列有太多的感覺,只覺得古宅配上無辜的一家人,確實是相當接近的設定

而為什麼像《牠》,則是因為主角們成年跟過去的對比,很像史蒂芬金筆下的「心靈成長」的概念

也因為有其他作品的影子,我不能說故事本身「相當高明」,不過這不是貶義,因為故事「相當有水準」

它綜合了所有目前商業懸疑片、鬼片的好處,編出了一個「貌似借鏡,實為原創」的新影集,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necklesslady.jpg

本集不少「有鬼」的畫面,總是慢條斯理的出現,營造出「壓迫」的氣氛

 

角色

因為目前還沒有追完,加上每一集都用不同角色角度去描述過去發生的事件

我不能馬上就介紹出每個角色的個性,不過可以預告的是,每個角色的發展都會相當精彩

而根據目前我看了前面幾集的觀點,不同角色的個性在面對同樣一樁悲劇的不同反應是一大看點

我會隨著每一集的主要角色,來稍微介紹我對角色的看法。


 

第一季第一集:鬼是什麼?(此非原影集標題,而是我自己下的「重點標題」)

 

第一集的主要角色是「史提芬」

是這家人中最年長的男孩,也算是比較有出息的一個

他是一位作家,而他的成名作品剛好就與影集同名:《鬼入侵》,也就是史提芬靠著寫自身童年的經驗而聲名大噪

也因為這本《鬼入侵》的成功,他成了到處去聽每個人的靈異故事來搜集靈感的恐怖小說作家

而這位暢銷鬼故事作家卻不相信「鬼」,他認為所有超自然現象都只是未能被解釋的「自然現象」

 

steven_growth.jpg

長大的史提芬因為自己的故事,成了暢銷作家

 

角色職業:作家

其實這個設定很像恐怖大師史蒂芬金故事裡的很多主角

包括《1408房》裡去各大鬼屋為了證明「沒有鬼」的作家、《鬼店》中要寫一本小說卻導致自己發瘋的小說家...

而也一如史蒂芬金筆下的這兩個角色,這些作家通常「不信邪」、「不怕鬼」

他們創造出兩個面向,小說展現他們感性的一面、性格卻相對理性

而回到《鬼入侵》中主角史提芬的案例,他是家中年紀最長的孩子,也似乎是撞鬼經驗最少的,由此推斷,他受的「心靈折磨」也可能是最小的

他對家人的感受,是「不解」大於「同情」

就一如他對父親不願意解釋母親自殺細節感到不解、為小妹不斷打擾兄弟姐妹的行為不解、為大妹不願意照顧小妹的行為不解...

甚至,在他的書出版之後,兄弟姐妹表示不快時,他也為這樣的行為表示不能接受

在史提芬的想法裡:「寫出自己的經驗」並不是消費家人,反而是「維持生活」,也因此在他成年之後,主要糾纏他的還是「生活」

他一直掙扎著要寫出更多的故事,卻也不斷地被他寫出的成名故事給牽拖著...

 

steven.jpg

小時候的史提芬似乎並不是整個事件中「情感表現最強烈」的孩子

 

第一集時,

史提芬跟一個認為看過自己丈夫鬼魂的女人說了關於「鬼的定義」

他認為鬼確實存在,是用不同的型態存在,例如是一個秘密、一段過去等等...

這個「解釋」,乍聽之下是對女人解釋,但其實也是史提芬對自己的「回憶」所做的解釋

在他隱約的記憶之中,母親自殺的那晚,有個貌似母親的人出現在走廊上,卻被父親給否定

隨後父親拒絕談論這件事,也讓他加深了這個「秘密」就等於「鬼」的解釋,雖然這並不能解答任何事情,卻能讓他放心

但隨著本集走到尾聲,他看見的事情也讓這個讓他心安理得的概念徹底崩解...

 

mother.jpg

第一集的媽媽展現出慈母的特質,卻在本集尾聲出現了一大轉折...

 

本集貴為第一集,確實丟出了很多「牛肉」

包括一出場就用「鬼影」告訴觀眾這房子「真的鬧鬼」

又在穿插的回憶畫面中,不斷丟出驚悚又懸疑的片段,讓電視機前的我們期待每次回憶時能挖出多少線索

其中最讓我欣賞的大概就是底下幾個「本劇特點」:

 

轉場

本影集的轉場很有意思,給人一種解謎遊戲的fu

角色聽到了某個聲音,就回到了回憶裡發出這個聲音的時刻、拿起了某樣物品,也可能會回溯到過去某段時間拿起相同物品的時刻

這種轉場不少見,但屢屢使用就會創造出影集的「風格」

而這種風格正是《鬼入侵》非常需要的!因為這樣的穿插,讓觀眾可以期待下次回憶的出現

也同時吊足觀影者胃口,因為有時候轉場會出現在回憶/現在的高潮處時。

 

鋪排

什麼的鋪排?一時半刻很難解釋

可以說是劇情的鋪排,或者是運鏡的鋪排,我想說的是一個「概念」

許多片中撞鬼的橋段,往往不是真的「蹦!一聲」撞到鬼...(很多好萊塢鬼片很愛用)

而是一個場景運用,有點像以前一部恐怖片《母侵》的一個畫面:

「一個鏡頭拍出兩個相對的房間,妹妹在一個房間中與看不到的人搶著洋娃娃,另一個房間卻出現姊姊走過去」

(也就是說...姐妹兩個人都在鏡頭前出現了,那搶娃娃的「東西」是誰?)

同樣地,本劇也喜歡搞這種類型的恐懼,例如本集的最後時刻,史提芬遇到了自己的小妹,卻從電話中得知小妹其實在別處...

 

這樣的鋪排給人一種在看網路上很愛流傳的「文字鬼故事」或者是「海龜湯」的概念

在一個資訊有限的狀況下,又不斷地丟出新的資訊,而當資訊一直被帶入一個場景時,「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

選用一個劇中的舉例:

爸爸在小妹第一次做惡夢時說了一個故事,簡述的內容就是:小孩子有時候分不清夢境和真實(換句話說,爸爸並不相信小妹見鬼了)

但卻在稍後爸爸和史提芬談話的驚恐神情中,看出他的「信念」突然喪失了,他變得害怕、歇斯底里,甚至帶著孩子想要逃離

而這個短時間內同一個場景、同一個角色的「巨變」心理狀態,讓觀眾摸不著頭緒的同時也創造了「恐懼和壓力」

這種恐懼的堆疊,就是我認為的「氣氛營造」,本劇用盡巧思在做這件事情,也讓這部鬼片「不是很恐怖,卻很刺激」

 

ghost.jpg

本劇第一集給我的感覺,「詭異」大於「恐怖」,是膽小如我剛好可承受的範圍

 

本集結束後

丟下一個懸念(當然需要一個懸念...都解答了就不用看了)

設為首集,它用盡全力,也換來了不錯的評價(會這麼說是因為,個人認為第二集的張力弱上許多)

有新的內容我會持續用這種「不劇透」的方式更新,討論更多的角色,跟我從角色身上「看見的事情」。

 

house_night.jpg

到了晚上...立刻變成陰宅


 

延伸閱讀:

ⓞ影評-牠:關於恐怖與成長的故事雖然「牠」的原著一直沒時間看完,但根據我對史蒂芬金筆下角色的了解,本片是最忠於原味的改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