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r.jpg

個人評分:★★★(滿分五分)

那天睡前,一邊畫圖一邊看完了時隔30年後重啟的《禁入墳場》,正好前陣子又重看了30年前的版本

因此決定寫寫這兩個版本的差異,以及30年的光陰是怎麼樣改造了這部電影...

30年前的《禁入墳場》

poster.jpg

30年前的版本,是我幾年前在學校圖書館借光碟片回家看得。

關於劇情:在30年前的電影裡,劇情鋪排是一件相當重要的角色。舉凡《鬼店》、《禁入墳場》,都花了很長的時間在鋪陳、堆疊恐懼,在我的個人觀點裡,這樣的鋪排原因可能在於「電影技術」,當年所有的特效也許都會佔用很大的成本,導致「牛肉」不能太快被端出來,以免一開始燒光了預算,後半段就失去了爆點,這樣的成本考量,也許就造就了當年電影那麼長時間的鋪陳。儘管《禁入墳場》一開始就有鬼怪出現,但其實不難看出來靠的是特殊化妝的方式呈現。另外,本片的原名雖然是「Pet Sematary」(寵物墳場),事實上真正的主題卻是隱藏在更深處的古老的「印地安人墳墓」(故事中會讓死者復生的墳場,卻因為土質被污染而帶回「不乾淨」的東西),跟原著一樣,本片套用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來掩飾更邪惡的存在,就像故事裡,讓「寵物復活」的小動作,其實掩飾著更大的道德問題:讓「死者復活」,但透過故事中心碎的父親,又很難讓人批判他的舉動,這就是我想說的原著作者以及本片要強調的「人性」,史蒂芬.金筆下的故事常常不是完美的happy ending,但卻時常探討著就深層的東西,它不落俗套,不會總是回到「母愛」可以戰勝一切、善良可以取代邪惡等等,而是讓人看出角色的掙扎,跟這些抉擇不可抹滅的後果。

005.jpg

關於「鬼片」:由於本人並非恐怖類型電影的愛好者(好像說過很多次了),看得少也就難以跟其他同類型的電影相提比較。不過當時對「嬰兒」成為恐怖元素這件事情很感興趣,在我的想法裡,將「無辜」、「單純」的人事物冠上「邪惡」的風貌,就像是拿最潔白的布去擦拭最骯髒的餐桌是一樣的道理,其創造出的反差,會讓恐怖故事的本質更加陰暗。而據我所知,這之前的《大法師》跟之後的許多驅魔電影,其實也都是利用相同的手法,讓邪靈附身在看似最無害的角色身上。然而,我對《禁入墳場》中的邪惡嬰兒會如此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的設定很符合原著作家史蒂芬.金的寫作調性,給讀者「純粹的殘酷」,這位恐怖大師從來不會憐香惜玉筆下的角色,對無辜、正直之人也依舊棄之蔽屣,史蒂芬.金筆下只有滿滿的劣質的人性,而後來我看過的幾個同名改編,如《迷霧驚魂》、《鬼店》、《牠》之所以吸引我的眼球,也是因為這些導演確實抓住了原著作者的「重點」,拍出原作者強調的「人性」而非單純的「恐怖元素」。

關於「鬼」:本片的鬼有許多不同的形態,從一開始嚇人的鬼、以及後續變邪惡的貓、小嬰兒等等。其實仔細回想,真正比較符合大眾定義的「鬼」(沒有形體)只有出現在一開始,那個傷重不治的年輕人的片段,而這個鬼也其實沒有外觀的嚇人,反而代表著一個「警告」,警告主人翁不要走向酸化的土地上(但有趣的事情又來了,片中所謂的鄰居好老人,因為他的「善心」,反而成了主角一家走向滅亡的催化劑,善惡的界線依舊模糊),這種「好鬼」、「壞鬼」的區別,好像在現代恐怖片中有漸漸式微的趨勢,這也是《禁入墳場》這類型的電影比較吸引我的地方,還記得很早之前奈沙馬蘭的《靈異第六感》,也都存在著「形象可怕」但其實「來者友善」的鬼怪,而現在許許多多的「鬼怪宇宙」所說的邪惡娃娃《安娜貝爾》、《鬼修女》等等,則通常只強調「邪惡」(當然片中可能也存在好鬼,那就是我的認知錯誤,因為我沒真的深入觀看過),就像一部劇情片如果不刻畫人性的善與惡就會使角色性格扁平,一部鬼片如果多了好鬼、壞鬼,恐懼的層次不同,深度也會不一樣。

 

30年後的《禁入墳場》

postr.jpg

為什麼要邊畫圖邊看呢?因為我膽子小,戴著耳機一直盯著看,我會心臟病發...

關於劇情:據聞,本片上映時獲得不錯的成績,不知道是否是因為《牠》的成功,導致大家對史蒂芬.金經典小說重拍的熱忱再起,還是30年前的電影真的久遠到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毫無印象,因為是舊片重拍,劇情其實大致上一樣,不過導演也放入了屬於新版的鋪排跟轉折,讓本片看起來並非「了無新意」,這算是給「懷舊」影迷跟「新影迷」兩面討好的高明手段,不過,這些新版的內容在筆者眼中有好有壞,底下就來些微介紹一下差異...

004.jpg

1.)誰當鬼?本片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誰當鬼」了!舊版本選用了原著小說的設定,讓最無辜的小孩(家中最小的一個)成了邪靈附身的工具,但新版本卻是姊姊出了車禍,化身邪惡。這樣的鋪排最大的原因想當然耳是為了「新鮮」,尤其在30年前開到現在的大卡車急速駛向無辜的小男孩時,舊影迷們大概已經猜到小男孩會成為輪下亡魂,而忘記了在更遠處的姊姊被「殭屍貓」給吸引也走上了柏油路,結果變成,姊姊死了,弟弟沒事,這樣的轉折也同時影響到本片結尾的伏筆(結尾伏筆大概是我認為本片超越舊作,並且真真實實的「玩出新哏」的地方)。另一個會改變設定的可能,在於「合理性」,現今的恐怖片往往會用一些偽科學包裝(例如驅魔儀式等等),無論這些電影中的解釋是否合理,但劇情開始習慣丟出「合理的解釋」,來說服觀眾,也因此如果是嬰兒殺人而不是年長一些的姊姊,我相信新世代的觀眾可能會無法接受「小嬰兒有殺掉成年人的力氣」的這個事實,我覺得這樣的轉變可接受,但一個年長一些的姊姊,已經對社會有基本認知,就失去了一些原著塑造的「最單純的小孩成了最邪惡的工具」的感覺。

003.jpg

2.)角色的過去。本片針對角色的設定其實並無差異,但在刻畫上卻加強許多,例如媽媽的童年故事(照顧重病卻不治的姊姊)、鄰居老先生的過去等等。這樣的安排除了為了要跟舊作區隔以外,有某種程度也是為了要展示當今特效普及的成分,也因此本片多出了當年第一集沒有的「驚嚇點」,但問題來了,透過太過清楚的其他角色介紹,反而有些失焦,讓本片最掙扎的苦主「爸爸」,失去了表現的空間,片中,他算是最理性,但卻犯下最大錯誤的角色,父親的理性是透過其他角色對比出來的,但當其他人也都看見比父親看到更嚇人的「鬼怪」意象,即使本片的娛樂性變高,但那個做「重大抉擇」的角色力度好像就稀釋了。

001.jpg

3.)特效/音效。就有如我介紹舊作強調的「劇情」是掩飾特效的一大利器,不像是現在的電影,特效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本片也因此除了免不了的特殊化妝以外,也使用了相當成熟的特效技術,例如:邪惡小女孩的臉轉換成大人的臉、母親的童年陰影、出車禍的年輕人身上的傷口等等...,但同樣地,當一切都可以用特效或後製解決,就會稀釋掉故事中「堆疊」情緒的成分。另外,本片除了經典的「爸爸以為做夢,但發現床單上沾到泥土」的畫面以外,也加入了自己的「暗喻」,像是瞥見森林裡舉辦某種詭異的儀式等,這個儀式也間接影響到被附身的小女孩戴的面具跟造型上,這種神來之筆的創新片段並不差,可是同樣的好像把故事的重點給模糊了,也模糊了寵物墳場/墳場/森林這三個場景的界線,本片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讓角色跟殭屍貓相處,也省去了爸爸一個人獨處時面對貓咪死亡後的尷尬處境,讓電影不再對焦在「墳場」,反而是詭異的森林,再加上填入過多的角色過去來豐富電影本身的驚嚇點,讓本片雖然娛樂性十足,整體性卻不足。

002.jpg

4.)伏筆,轉折。本片最讓我讚賞的,就是結尾伏筆,它並沒有依照著原著的方向走,卻丟出了一個類似的調性。原版本劇情是:傷心的爸爸發現太太也死後,說服自己剛死去的太太埋入土中應該不會變壞,獨自一個人坐在家中等待太太歸來,身上多處傷口的太太親吻自己的丈夫,手卻摸索著餐桌上的尖刀...畫面昏暗,一陣慘叫。本來的結局有一種荒唐跟衝突的感覺,一種荒誕的美感,刻意留的伏筆不能說收得很完美,但很有個性。而30年後的新作,則因為邪惡的小孩換人,反倒是一家人都成了死屍,剩下最無辜的小孩坐在車上,空靈大眼睛看著變成魔鬼的家人/貓,毫無反抗之力的等待被邪惡佔據。這個最終結尾,把無論是小說、舊作、新作的「殘酷」給拍了出來,告訴觀眾:不好意思!壞事發生了,而且只會不斷發生!結尾同樣很有個性,不喜歡的我想也一定大有人在,但算是維持了一慣的調性。

 

結語

整體來說,我分不清楚兩個版本在我心目中誰才是「較好的」,老實說,舊作本身就不是一個相當完美的恐怖片,只能說算是相當道地的翻拍原著想說的基調,新版有玩出了自己的花樣,但免不了的就落入了一些近代恐怖片常有的老哏。娛樂性的話,現在看30年前的電影,當然不會像30年前的觀眾一樣震撼,但30年後的《禁入墳場》在驚悚等級上也可能遠不及現代觀眾的標準。不過,就單純以一部「驚悚片」、「爆米花片」來看的話,兩個版本都有討喜之處,也都成功營造詭異、不安的氣氛,都值得一看。

 

延伸閱讀:

書評-《穹頂之下》:大篇幅的自然觀察日記本:史蒂芬金的「殘酷大自然觀察日記」

書評-復活:史蒂芬金近期的作品

影評-牠:關於恐怖與成長的故事:近期史蒂芬金的改編最成功的一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