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NfnzYoD6UvaVX6G1tbQ

《失控的數據》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r10.to/hwyB0U

《失控的數據》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r10.to/hwvMhj

最近有幾則讓人擔憂的新聞,美國近日搶案頻傳,新聞媒體歸咎原因在於疫情造成的貧富差距惡化,但CNN卻表示另有可能,其實早在疫情前搶案就開始升溫,主要原因在於一些州為了要緩解監獄收留嫌犯的壓力,將重罪竊盜的門檻從本來的500美元提高至950美元,導致被視為「輕罪」的低級犯罪變多,進而助長了搶案的發生…(新聞來源:貧富差距副作用 美國快閃式搶案遍地開花)

這個月剛好閱讀了一本名為《失控的數據:數字管理的誤用與濫用,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災難》的電子書,講的正是此狀況,作者傑瑞.穆勒是一名教職人員,卻花了不少時間搜集資料,誓言要揭發當今美國的「高產值陷阱」,其中提及的層面包含:大學院校、各級學校、醫療、警政、軍隊系統,乃至於商業、慈善事業等各大領域,如何因為「高績效、高產值」的數據而遭受毒害…

讓人震驚的內幕包含:醫院等機構為了要降低病患在進急診後的等待時間,竟然讓病患在「救護車上等」、為了要增加術後的存活率,竟想辦法讓病人多活一天以讓「數字好看」,發生在各級學校的荒謬事跡則是:刻意降低標準來增加學生及格率,或者反過來說,刻意拉高學生分數來拉高學校的評比分數…當書中講到的「警政體系的淪陷」,則包含:刻意只辦輕罪來增加破案率,又或者改變罪行的結構來避免「犯罪率提升」。

就好像一場驚人的預言,書中講述的狀況正在新聞上發生,美國現在多起小金額的搶案、年輕的、群體的搶匪在光天化日之下用口罩或衣物遮臉,大搖大擺的走進精品店、量販店拿了東西就跑…因為他們很清楚現在的社會氛圍,就算被逮也是被輕罪獲釋…各大州似乎靠著「改變罪行準則」來獲得更少的囚犯入獄,但帶來了什麼結果?犯罪率並沒有下降,只是被隱藏了起來…。人在地球另一側的我們,也許會感覺幸福,好險台灣雖然不時會有球棒打人鬧事,但怎麼聽都應該是個案,台灣的治安沒那麼亂,但「失控的數據」真的沒發生在台灣嗎?

又或者,真的只發生在社會犯罪的領域嗎?


 

 從《失控的數據》討論「失敗的公司管理」

PCQ6iQ2dRTizKJR-11I-JA.jpeg
如將書中的「商業與財務」拿出來討論,就會發現最顯而易見的「數據有毒」現象正發生在許多中小型或者大型企業上,只是嚴重程度的差別。例如:「業績數據」是不是一個衡量業務努力標準的方式?那這樣的數字是否有失準的時候?

我記得賽門西奈克在著作《無限賽局》中提到:企業應該放眼永恆的賽局,而不單單只是短期的獲利,其實所謂的「有限賽局」,正是績效數據造成的盲點,當然!我們不是鼓勵業務單位「不要達標」,而是反過來看,當公司以業績為目標時,是否考慮到的僅是短期的利益,而不是公司長期的經營?在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常看見公司做出:危害通路、危害品牌形象、顧客關係的決策,而這些策略的背後,幾乎無不是為了「錢」、「搶單」,或者是「搶先發行」,短期來看當然可見可觀的成長,但長期的效益卻是消耗自己與通路、顧客的關係。

這好比一間企業應該以「獨家代理」為品牌建立形象,但若該企業選擇和水貨商合作或與有問題的廠商有掛勾,儘管短期出貨會提升,但默許的平行輸入商品或中盤商轉貨的行為,不就正式破壞品牌形象、產品價格的元兇嗎?

又好像曾經聽過某個電商平台,為了增加廠商在平台的上架數,靠著公司業務各種威脅利誘的方式,讓許多從未接觸過電商的商家上線,其中有賣鱷魚肉的、胎毛筆的、或者批發淘寶貨來台灣賣的廠商。結果,業務的獎金拿了、上架數提升了,但在後端協助商家的「電商顧問」、「客服人員」才赫然發現這些商家的品質參差不齊、甚至因為有假貨商家在平台銷售,讓平台的消費者公信力大打折扣,慢慢的,該平台也被網友冠上「會買到假貨的平台」的稱號。

仔細想想,數據造成的迷思,一點都不獨特,它不斷發生,甚至,也會發生在個人的生活中。

 

ⓞ延伸閱讀:書評-《無限賽局》:企業應該放眼永恆的競賽


 

《駭客思維》裡的過份執著,正是數據化的終極缺陷

RP6FtH7K-Tmxio8-h_-Ufw.jpeg

前陣子我看過的《駭客思維》裡面介紹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駭客」如何破解生活中的系統,並且找出更佳的捷徑,這所謂的捷徑可能是:增加生活的便捷性、利用系統的漏洞獲得自身利益,又或者是透過數據化、量化的方式,來分析出屬於自己的學習、生活模式…

但作者小約瑟夫.雷格爾並沒有一味的宣揚找出系統漏洞的好處,他也提到了在專業與偏執之間的界線,就是過份地相信系統或駭客思維,這好比史考特·楊在《超速學習》一書中也提到的:用錯誤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是一件阻礙學習的事情,而我本人對此事有深切之痛…

在今年待業的時間裡,我曾試著用1個月的時間來達到自己的室內攀岩(抱石)目標,卻也因為過分用達成率、路線的難易度以及參與的時數來衡量,導致肌肉overloading、過度疲憊等狀況,進而可能造成學習的助力轉變為阻力。而我自己每天的「學習量表」也有幾個明顯的學習方式是「空白的」,舉例來說,我試著用背單字的數量來衡量我對「日文學習」的功效,但日文單字的數量一直為零,因為我根本還沒學會如何背誦日文單字,就很難用背英文單字的模式來複製到日文裡,反過來說,「英文單字的背誦數量」是否代表我的「英文能力提升」?也許吧!背總比沒背好,但這種達成率並不能證明整體程度的增加,另外,我也發現自己每日聽英文雜誌的例行公事慢慢變成「為了聽而聽」,就算我聽雜誌的次數提升了,但總是心不在焉或沒聽進去,那數字衡量又有什麼意義?

 

ⓞ延伸閱讀:書評-《駭客思維》:生活即是系統,系統即有漏洞,找到漏洞、優化人生

ⓞ延伸閱讀:書評-《超速學習》:不可能的,可能了!

ⓞ延伸閱讀:生活-我的一個月攀岩計畫


 

「數據」應該是工具,但也必須先看清楚「使用說明」

google-27.jpg
本書的最後一個段落,大概是全書的精髓,當我們看見如此多社會上的「數據失控」後,讀者要怎麼去面對KPI?怎麼去分辨績效數字到底是蜜糖還是毒藥?

其中幾個衡量標準包括:現有的數據是否助長短期主義?(就有如《無限賽局》裡提及的概念)、是否造成過多的時間成本?(就好比《駭客思維》中有些駭客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變成搜集數據,而從本來應該是脫離系統的思維陷入另一個僵化系統之中)、指標的效益是否已消退?或者是有其他連帶的相關規定?(為了記錄而紀錄,就不是衡量的本意,而為了這些績效數據,必須要訂定其他以防作弊的「相關規定」也代表著這個數據的可靠性可能會有問題)、剩下其他的問題則是:這個數據的訂定是否容易「因運氣好而獲利」?是否鼓勵團隊合作?或反向的,是否鼓勵「逃避責任」?新的指標數字有沒有阻礙公司的創新?

我認為,要完全避免無意義的數據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畢竟非理性的生物,「數據陷阱」始於一個「看似理性的開頭」卻終於「不可避免的人性缺點」,業務可能會為了業績或自身利益把數字美化,公司也可能為了要拼上市上櫃而悄悄地修正財務報表,就連我們個人,都難免會欺騙自己:今天只吃兩餐,我有在減肥,卻忽略了兩餐都是高熱量的垃圾食物…然而:

“知道才能預測,預測才能預防(那些我們之前沒有想到自己的行動所會產生的後果)。“

這是書中引用十九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話,我想說的是,數據並不是不好,它可以被用作衡量標準,但不該是「唯一衡量準則」,身為績效指標訂定者或執行者,也該不斷提醒自己針對指標固著的狀況,預見可能造成的後果並修正。

未來,將會是一個數據的時代,就好像《數據、謊言與真相》一書中,身為Google trend分析師的作者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也不斷耳提面命讀者,就算google的搜尋代表著某種趨勢,但它可能也同時「不能代表什麼」,因為當我們用錯誤的方式去分析數據時,數據只會呈現我們想看到的樣子,最終,它不能代表任何東西,卻有可能讓謬誤與偏見因自圓其說而強化,當這個看似強力的工具遭到濫用,「失控的數據」最終就會變成釀成災難的武器。

 

ⓞ延伸閱讀:書評-《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