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六講》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r10.to/hwTutn
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書了,作者蔣勳寫成《孤獨六講》到現在肯定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我早就發現紙本版本放在書架好幾年了、另一方面,書中提到的社會現象、關於社會運動、社會風氣的描述也有些微的差距,但這並不代表本書的概念過時了…反而從富有時代感的舉例跟社會狀況中,身為讀者的我們發現書中提到的六種孤獨感並未消失,反之,處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每個人更應認清屬於自己的孤獨時刻,並學著與孤獨共處,才能找到真正快樂之道。
一、情慾孤獨
長大的過程中,少男少女開始情竇初開,男孩對女孩好奇、女孩關注男孩的動向,彼此間卻不敢承認…而這種逐漸認識異性或欣賞對象的過程,會產生「情慾孤獨」,這種孤獨的宣洩,往往不會是單純的愛意表達,更像是一種情緒的抒發,作者舉例男生在此時會開始熱愛武俠小說,或者寫下屬於自己的俠客、英雄故事,這種孤獨感的表現,絕對不會只是「看看黃色小說、情色圖片」那麼簡單,因為情慾的孤獨,我們更加探索自己、嘗試喜歡自己,透過認識自己來認識異性。
我想,作者一語中的提到年輕男女甚至是成年人的心境,是身為讀者的我難以閃躲的,某種程度上,人們渴望的可能不僅是肉體上的慰藉,而是心靈上的被重視,而這個被重視的過程,我們必須要欣賞屬於自己的優點,才會知道要用哪種優點去吸引我們想要吸引的人。
二、語言孤獨
語言孤獨,是一個相對有趣的概念。作者認為:說著相同語言的人反而容易造成疏遠。在作者的觀察中,不同語言的人,反而能透過互動來感覺到彼此的親近。這點我認為未必,但卻對另一個作者提到的特點頗感興趣。作者小時候必須學會屬於的方言,長大以後,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卻因為該地的人們也說著一樣的方言而感到有趣,這群陌生的人,說著自己的語言,孤獨感卻不會因此變少。就好像我在英國留學時,從廣州來的同學口中聽到台語一樣,雖然我自己不會說、也沒辦法總是聽懂,但從她特殊口音的台語裡,我卻聽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本章節裡,作者也以自己過去寫過的故事作為比喻,強調在文革期間,說著同樣語言的人,卻彼此分裂。這讓我不禁想到來自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南非的喜劇演員崔佛諾亞,語感特好的他,懂得模仿各種口音,在他的想法裡,要融入一個族群,就必須說他們聽得懂的話…不過因為「語言孤獨」,讓我也同時好奇,在這些口音、方言轉換之間、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他的親切跟熟悉感之時,崔佛諾亞是否有強大的忍受孤獨的能力?
ⓞ延伸閱讀:影評-《崔佛諾亞:媽媽的孩子》:別讓迫害者得逞,看出你的悲傷
ⓞ延伸閱讀:書評-《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穿越痛苦、穿越一切,找尋喜悅
三、革命孤獨
為什麼說本書已經有點歷史?因為書中提到台灣許久沒有學運、各種抗議遊行等,但實際上在幾年前才有太陽花學運發生,這件事不僅讓整個台灣社會沸沸揚揚,在我家裡也引起一點家庭革命。在過去,我認為學運、遊行是沒有意義的活動,為什麼人們要為了未必會達成的理想而拖垮社會的進度?影響上班上學的和諧?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我確實看見了另一個我從未有過的想法。
也許年輕就該為理想奮戰?作者也不諱言在歐美國家,許多陪著伴侶參加遊行、請願運動的人們根本不了解實際的訴求是什麼,僅是被環境給鼓舞、被運動的領袖給吸引,也許年輕就該盲目地為了盲目的目的努力,不瘋狂、枉少年,這也許是活在傳統儒家思想下的我不曾在意過的。即便作者提到過去學生運動的好處,倒也沒有否認革命成功後可能造成的「反效果」,就像被寫進史記裡的項羽,之所以受到作者司馬遷的親睞,正是他的「革命失敗」,《孤獨六講》裡提到:革命之所以「美」,在於它的失敗,成功的革命將會失去藝術家給它「美」的資格,當年革命成功的學生們,當上了政治人物,他們還會記得初衷嗎?
文學的好處在於,他們可以不帶任何批判的角度,去面對人性中的各個面向。如果我們不帶主觀意識去看「學生運動」這件事,我們就知道這或許是某種青春的宣洩(它可能也來自某些層面的情慾孤獨),又或者是一種反抗體制的慣性…同樣可能帶有爭議的孤獨感,正是接著要提到的…
四、暴力孤獨
當我們去看馬戲團表演時,我們想看到完美的演出,還是期待特技人員出意外?也許某種程度上,我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等待慘劇發生,這也是人性的一環,來自內心深處的「暴力孤獨」。關於暴力或暴力美學這件事,我們時常忘記人類是一個殘暴的種族,曾經的社會裡有許多現在人想都不敢想的「極刑」,充滿暴力畫面、血腥屠殺的電影也總是大賣,更別提就算面對社會新聞裡的可惡殺人犯,我們就算極力劃清自己與這類人的界線,卻還是有不少人希望政府透過死刑、甚至是私刑的方式讓兇手「血債血還」。
這是否代表著我們每個人都潛藏著暴力因子?書中提到,也許只是基因在錯的時代出生,那些殘忍的連環殺手,若生在充滿動盪或戰亂的年代,是否就會變成保家衛國的勇士?有一本腦神經科學家所寫的書籍《天生變態》,強調透過MRI可以清楚看見病態大腦的模樣,就可以預知可能的連環殺手,但作者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大腦竟然也符合心理變態的大腦,這使得他不得不思考,大腦的構造以及可能造成的犯罪是必然的嗎?
我相信,人們絕對能做到很邪惡的事,無論是誰,只要足夠的觸發因子,人們就會變壞。只是,了解自己對暴力的觀感,不用刻意迴避負面的想法或念頭,就能更輕鬆地與自己安然獨處。
ⓞ延伸閱讀:書評-《天生變態》:一個變態作者寫給讀者的誠實自白
五、思維孤獨
其實當書閱讀至此,讀者不難發現所有的孤獨,其實有時只是程度的差距。就好像情慾的孤獨有時可能和革命的孤獨有關,革命的孤獨可能也脫不了暴力的孤獨,而思維孤獨又好像是以上這些孤獨的綜合體。思維孤獨強調的是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種思考的獨特性,即便是身處在學運裡的人們,也可能感受到思維孤獨,即便身邊擁有支持者,但走往同一個方向的一群人未必有著足夠相同的理念。
我認為,本書提到的「思維孤獨」也適合放在現今職場上、生活之中,也許身為一個僱員總是無法理解老闆的想法,但這未必是老闆或僱員的錯,因為最好的點子未必總是能有機會見光,體制或系統也難憑著一己之力而改變,最終最終,我們得面臨「思維上永遠不會有人全然理解」的孤獨感,這才是獨立思考的真諦。
六、倫理孤獨
最後一個「倫理孤獨」,是對社會現狀的一種質疑,什麼樣叫做「符合倫理」什麼又叫「亂倫」?我記得之前讀過一本書,書名叫做《性、謊言、柏金包》,是一位心理學家針對現在社會中各種不同的「男女關係」做的紀錄,例如:開放式性關係、多重伴侶等。隨著網路的發展乃至於近期火紅的Metaverse概念,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熟悉的倫理關係會被打破?如果一對兄妹在Metaverse上用虛擬的身份談戀愛,這會是亂倫嗎?又或者前述提到的各種男女關係變成常態,會不會「一夫一妻制」才會變成極端呢?
結語
本書就像是一本面對人生或社會的教科書,《孤獨六講》提出了許多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試著解釋原因,就像是《時間的陷阱》一書一樣,它提供一種思維模式,供讀者選擇,因為我相信活在這個世代,孤獨感只會隨著科技的發達而日益壯大,唯有選擇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孤獨,才能懂得擁抱孤獨、和孤獨相處,然後也是最重要的,享受孤獨。
古今中外,任何人都身而孤獨,但它不等於寂寞,我們反而會因而感受到快樂,當我們理解並接納真正的孤獨。
ⓞ延伸閱讀:書評-時間的陷阱:每個人各自的「醒覺」機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