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Bj4yXDujWvmtw8XrRSwg.jpg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yXXtw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r10.to/hViLEj

喜悅何來?這也許是許多人追尋一生想要找尋的道理,但它卻不是那麼簡單。事實上,對於喜悅的追尋,往往不是常人想的那樣,享樂主義不是喜悅、快樂也不至於喜悅,喜悅的追尋是穿越宗教、人種、國家與文化,甚至,它穿越悲傷以及憤怒的情緒,方能尋得喜悅之地。這本《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講述著南非的屠圖大主教與達賴喇嘛的對話,在他們短短的相處日子之中,透過對答、人生經歷的分享,漸漸道出喜悅這個眾人追尋,卻好像總是趁隙溜走的感受。

在這個疫情升溫的台灣環境,也許,這本追尋喜悅的書,也可以是你隔絕社會紛擾、憤怒傷痛之中的一個解答。

本書的作者是道格拉斯.亞伯拉姆,他與屠圖大主教隨行,忠實紀錄大主教以幫達賴喇嘛慶生為由,兩個人在印度的達蘭薩拉相聚的五天,兩位智者的對話內容。作者在開宗明義提到,本書的結構將會如「三層蛋糕」一般,由第一層: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講述喜悅的道理; 第二層:科學對於喜悅的最新發現; 第三層:兩人在達蘭薩拉所發生的故事,所組成。換句話說,在本書之中,可以看見兩位智者的經歷如何影響他們的想法、而他們又是如何透過自己的心境轉變、轉念、以及生活修行以達到他們所形容的喜悅之地。

因此,雖然書本在最後有提供一些簡易的「找尋喜悅的練習」,但我卻不認為它是書本的重點,事實是,如果對喜悅以及兩位智者針對喜悅的解釋沒有足夠的理解,會覺得書末的練習虛無飄渺甚至不切實際,但實際閱讀完本書,則會認為其中的道理不辨自明。


Archbishop-Tutu-medium.jpeg

屠圖大主教
本名為戴斯蒙.努皮洛.屠圖,是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大主教,為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一生致力於廢除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關於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延伸閱讀:影評-《崔佛諾亞:媽媽的孩子》:別讓迫害者得逞,看出你的悲傷),並且在1995年開始領導「真相和解委員會」,促成南非的轉型正義。(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440px-Tenzin_Gyatso,_14th_Dalai_Lama_in_2012_(8089285063).jpeg

達賴喇嘛
吉尊降白阿旺洛桑益喜丹增嘉措師松旺覺聰巴密白德貝桑布(藏文:རྗེ་བཙུན་འཇམ་དཔལ་ངག་དབང་བློ་བཟང་ཡེ་ཤེས་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སྲིད་གསུམ་དབང་བསྒྱུར་མཚུངས་པ་མེད་པའི་སྡེ་དཔལ་བཟང་པོ་,1935年7月6日-),簡稱丹增嘉措(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又稱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從24歲起被迫流亡,已經有60年沒有回到西藏的家鄉,但卻不因此失去笑容,反而透過自己身為藏族領袖的威望,持續為藏族人發生、帶給其他流亡者希望。(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大主教看盡南非種族隔離主義的殘忍處境,卻仍然相信人性善良,而達賴喇嘛則受到流亡迫害,卻從未失去笑容,這兩個人是怎麼辦到的?順便一提,不用說也知道,這兩個一見如故的聖人,分別來自兩個不同的宗教:佛教與基督教。教義不同在理念上卻不曾出現衝突,讀者本身身為一個無神論者,反而因此對這本書產生興趣,我想看看兩個宗教的精神領袖如何討論各自的觀點,又是怎麼達成共識,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我很訝異地發現兩個人都跟我想的「很不一樣」。


沒有所謂的聖人,我們都是凡人(雖然影片中大主教刻意提到「聖人」二字,但其實這是一種幽默互虧)
在台灣,不太可能一出生就無神信仰,根據國情,台灣是一個佛教、道教盛行的社會,從小我們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燒香拜拜,拜過土地公、財神爺、關公、媽祖,長大以後,就算信仰漸漸變淡,但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還是不免會想去廟裡拜個拜,求個好運、求個桃花...宗教的意識根深蒂固的存在多數的人心裡。

即便佛教、道教為大宗,基督教的教徒亦不算少數,印象中,小時候學鋼琴時,曾在幾次教會的聚會中表演過、彈過鋼琴,我當時也沒想自己是否有一天會是基督徒,只知道活動結束有抽獎,我曾經抽到一個很棒的玩具!開心極了!而受西方社會影響的台灣人們,大概也秉持著與我小時候差不多的態度,因為當時我參加的活動,正是平安夜的聚會,就算已經成年、出了社會,聖誕趴、交換禮物的習俗也不曾少過...

然而,即便如此,隨著成長過程的經歷,我慢慢不想把人生交給信仰,這背後有許多原因,姑且不提。但我對兩派宗教都有一個既定印象,他們心目中的高僧、聖人,肯定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甚至,說得偏頗一點,我總認為他們打著宗教之名、行斂財之實,在我心目中,所謂的宗教聖人,應該會把排場搞得很鋪張,越高高在上、越神化的形象,越有助神聖化身的塑造。

不過,閱讀本書馬上就打碎了我的第一印象,這兩位智者,從他們的互動以及對談過程,你會認為這就是兩位和藹的長輩、心靈導師,他們給人的距離不遠,甚至在作者的自述中,可以看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發自內心的關懷著每一個身邊的人,而所謂的「距離」絕對有,但這背後考量的因素反而是「身為一個名人必須保持的距離」,就好像講師不可能坐在台下的觀眾旁邊,是一樣的意思。因此,我希望在閱讀本書前,因為兩位「宗教領袖」的關係而望而卻步的讀者,請先暫時拋開成見,就像兩位來自不同宗教的人並肩而坐一般,靜心閱讀,肯定會有不同的收穫。

hailey-kean-zt8PJ6LT9Uw-unsplash.jpg

喜悅不是沒有痛苦

“我們人是脆弱的生物,但就是從這樣的脆弱之中,而非經由逃避,我們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喜悅。” - 屠圖大主教

在討論的尋找「喜悅」這個議題前,其實更多的時候,兩位智者討論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無論是情緒、想法以及執念,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承認脆弱」才是強大的第一步,就有如德高望重的大主教,即便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且身為精神領袖,但卻從來不會隱匿自己的脆弱,我想,在某種程度,我們直覺的「把自己的心靈武裝起來」,反而造就了空虛。

同樣地,歷經流亡與劫難的達賴喇嘛,卻能活在喜悅之中,他對「面對痛苦」這件事的想法則是:

“遭遇劫難時,應該思考整個狀況,假如沒有任何方法克服劫難,那操心太多也沒有用。”

這樣的說法其實不是源自於達賴喇嘛本人,而是《入菩薩行論》中的一段:「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用?」這是一個相對反直覺,但卻邏輯卻清晰的思考模式,但凡人難以達成,而這一切也許和人生追求的方向有著緊密關聯,那就是我們追尋的是物質,還是精神?


zac-durant-_6HzPU9Hyfg-unsplash.jpg

物質重要,精神更重要

“我們的社會和教育,依然只強調外在、物質的價值,不夠注重內在的價值。從小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生活只知道滿足物慾,到最後,整個社會卻變得偏重物質。”

我在本篇文章開頭便提到,台灣的宗教文化受西方基督教社會影響甚遠,而價值觀,自然而然也耳濡目染,舉凡名牌精品、排隊名店至3C家電等等...都是物質,我們的努力工作,也都為了追尋「更好的生活」,而這些物品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高品質生活的代名詞,但精神的追尋呢?精神上的強大要怎麼造就呢?

精神科學家理查.大衛森提到人的大腦有四種迴路:

  1. 保持積極狀態的能力
  2. 從消極狀態回復的能力
  3. 專注的能力
  4. 慷慨付出的能力

這四種迴路會獨立運作,也就是互不衝突。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積極的想要努力賺錢時,第一個迴路會啟動,但這未必會影響我們掉進「消極的漩渦」,因此,你可以同時積極地過日子,卻又能不斷的活在消極的心態裡面...,而第三種迴路「專注」的力量,則可透過冥想、誦經的專注當下的訓練培養。至於第四種迴路,「慷慨付出」則能從幫助他人中獲得正向的回饋。又是老調重彈,精神上要富足,首先要懂的幫助他人。

*不過,本書中兩位智者的互動可以看出,即便他們認為「物質不該是人生追尋的重點」,這並不代表一定得遵守嚴厲的節食計畫或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事實是,他們都有自己愛吃、會忍不住想多吃幾口的東西,重點在於:「認知到飲食是存活的必須之物」,知道此事之後,為何不能享受食物?只是在兩者的宗教信仰裡,都不該「暴食」。


lina-trochez-ktPKyUs3Qjs-unsplash.jpg

如何培養慷慨付出的能力

知道答案不等於懂得作答,我了解慷慨付出會讓人快樂,也未必表示我們做得到。不過,兩位智者包括作者透過科學佐證強調的要點,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觀點,它並沒有特別的難度。從自身出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並認知到自己並不需要物質來證明自身價值,更有甚者,把「自我意識縮小」,在佛家的七重觀想(sevenfold analysis)中,便是透過觀想,去了解身心的物性與心性和它與本我的關係,藉此探詢自我的本質。達賴喇嘛曾和大主教說:當他看見大主教時,他看見的是大主教的「本我」,但他看見的那個「本我」也不是大主教。這話說得很玄,但也不盡然,當你意識到意識本身以及背後的含義,就會知道意識只是意識...

如果我的描述不夠清楚,那換個角度想,直接把「我」置換掉,換成「我們」,就會理解其中的意思,也就是說,「我」並不存在,但「我們」存在。這種思考方式,是透過以整個人類族群為角度的出發點,去思考遭遇的每一件事,這是真正的「共體時艱」:先不想你的苦難,而是想像他人的苦難、全世界的苦難,透過更宏觀的角度去看事情,是培養慈悲心、慷慨付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真的痛怎麼辦?

這是本書被提起的主要問題之一,當理論都大致了解時,身為凡人的我們仍然無法做到,那是因為,當災難或病痛降臨時,怎麼可能不專注自己?這樣還能培養慈悲心?慷慨之心嗎?

我想,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內心深處都會相信大主教跟達賴喇嘛都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是歷經苦難之人,卻還是保持著高度的憐憫、慈悲心,這是如何做到的?

大主教認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痛。」80幾歲高齡的他,正受前列腺癌治療的痛苦,他說,這種痛是確實存在的,他不會去否定他,承認自己痛是第一步,但接著,他會去思考其他病床上的人、或者是遠在更遠處受到劫難的人們,為他們禱告,當他知道也有人受到痛苦時,自己的痛苦也就沒那麼痛了。而身為藏人領袖的達賴喇嘛,就算自己也早已遠離家鄉,卻不斷用他堅定的信心鼓勵著其他流離失所的藏人,努力保存著藏人文化,望總有一天能回到家園。

另外,兩位大師也透過「轉念」的方式,來讓眼前的痛苦變成有意義的旅程,大主教曾說:「如果凡事順心如意,我們才有今天的交情,那我們不算真正的親近彼此...」他是對著達賴喇嘛說的,要不是他的流亡生涯,也許這兩個人也不會變成如今的朋友。達賴喇嘛同樣有深刻的感受,沒有流亡的那段人生,也許他也看不穿人生的真諦,也不可能是藏人的精神領袖...而我,身為一個無神論讀者,這時不經想插句話,我並不想將一切導向「上帝自有安排」這樣的話,因此,我想引用閱讀楊定一博士的《時間的陷阱》裡看到的概念:

無論你相信命定論、還是相信隨機發生,你的人生都是無法預知的。因為就算你找人算命,算得不準,只是驗證了生命隨機發生各種事情。而算得準,如果是命定論,那「算命算得準」這件事也早有安排,所以依舊無法左右你的命運。(延伸閱讀:書評-時間的陷阱:每個人各自的「醒覺」機會)

換句話說,該發生的事情就是會發生,轉個念頭,明白事情終究會發生,不去責怪或埋怨發生的原因,反而是專注在當下的感受,或退一步專注他人的感受、全族群的感受,自可把重心從自己身上移開。達賴喇嘛說了一個佛教故事,我很喜歡,內容大略是:一個失去親人的人,跑去祈求佛祖讓他的親人復活,佛祖答應但需要他找一戶人家家裡沒死過人,這位傷心欲絕的人燃起希望,挨家挨戶拜訪,卻發現每一個家裡都有人過世,最後,他慢慢不在如此傷痛,「世上沒有無死之家」,當我們悲痛的當下,往往會忽略了,這世上還有其他的悲痛。


00_SkyWhale.jpg

去觀想負面情緒,然後轉化它

本書幾乎介紹了人世間所有的負面情緒,必且透過大主教跟達賴喇嘛精闢的解釋,告知讀者如何去「面對」它們(這很重要!是「面對」而非「迴避」),並且轉化成更有意義或宏觀的觀想,其中包含:沮喪、憤怒、嫉妒等,就不一一介紹,接著,他們也將主題帶到「找尋喜悅本身」,也就是接著要提的8大支柱:

前四項為心智理性的特質

  • 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

透過「上帝的視角」,將自己的視野放大,就有如剛才所提及的,透過全人類的痛苦來看自身的痛苦,能夠幫助我們盡量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 謙卑:我盡一切努力柔軟

「智慧就像雨水,都在低處匯集」,柔軟自己的身段,凡事了解自己並不特別、人與人之間也沒有什麼區別,是放下我執的一個重點。不過不把自己看得太重的反面,也「不能把自己看輕」,就像理查.大衛森描述的大腦的四種迴路,人可以既「積極向上」又「萎靡不振」,如果今天我們待人寬容,應該也要對自己同樣寬容。你的不安恐懼,全人類也有人不安恐懼,我們並不是孤單的,了解這點,終能獲得勇氣,找到人生目標。

  • 幽默:大笑,開玩笑最棒了

這兩位智者300多頁的對談集中,也記錄著不少兩人嬉笑互虧的過程,與我認真裡的宗教領袖頗有不同,而兩人不約而同的認為:「幽默感也是找到喜樂的必經之途」,保持幽默感,可以讓人與人的關係輕鬆,不過,書裡也強調,幽默感有時候也「很殘酷」,因此,正確的幽默感應該是懂得自嘲,懂得上一個支柱的內容:謙卑。幽默的目的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跟互動的和諧,而非刻意貶損或傷人。

  • 接受:一切改變的起點

也許我們一般人看不見喜悅的狀態,是由於「抗拒現實」。就好像疫情蔓延,就算抗拒疫情發生的事實,也無法讓嚴峻的情況消失,相反的,接受現況才可能做出改變。(但切記!不能陷入僅有批評現況的漩渦中)。這裡說的「接受」,導致一個很有趣的結論:

你必須追尋目標,但又不能執著結果。

也就是說,了解現實,才能追尋,但過度執著卻不夠現實。其實,這類型的討論漸漸的出現在許多文學或影視作品之中:皮克斯的《靈魂急轉彎》中,過分執著的人會變成漫無目的的靈魂(延伸閱讀:影評-《靈魂急轉彎》:迪士尼皮克斯寫實又寫意之作)本書的解釋則是:盡己所能,但不要過份執著事先預想的結果,事實上,這就是大腦迴路中提到的「專注」,也是楊定一博士在《時間的陷阱》一書中講述的:專注當下,的概念。


後四項為心靈感性的特質

  • 原諒: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

關於感性支柱的第一項,有一個非常反直覺卻深具意義的重點:

原諒不等於遺忘。

這句話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中,無論是南非的總族隔離政策、還是藏人如何被打壓,這兩位精神領袖似乎都已原諒那些迫害己身的人,他們相信人性本善,但這樣的慈悲心腸卻不代表「遺忘」,很多時候,當我們講到時間帶來的特性,我們都會說:隨著時間我們會慢慢遺忘...因此對於仇恨的人事物,你身邊的人在安慰你時肯定也會說:「不要去想,久了你就會忘記了!」之類的話,但這裡的原諒卻不是如此,恰巧相反,這裡的原諒是寬恕,就好像理性的特質裡強調的「接受現況」,接受這件事情發生、接受迫害者以及其行為已無可避免,進而原諒對方才能解除我執,才能具體做出改變。

*本書舉的幾個例子,跟「廢死議題」有關,我相信這會觸動到不少人的敏感神經,因此我不特別描述,但倒是可以透過一個觀點思考:「不能原諒死刑犯」這件事,是受害者對死刑犯的想法?還是受害者家屬對死刑犯的想法?還是我們認為受害者對死刑犯的想法?還是...我們認為受害者家屬對死刑犯的想法呢?我個人不會贊同廢死或執行死刑,但試著用不同角度去看待相同議題,會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到某個想法或執著,實際上是從哪裡來。

  • 感恩:感謝我還活著

這也許是對我來說最難的修行之一,大主教跟達賴喇嘛的每日早晨大概是最快樂的人,他們感恩自己活著,每天只要有醒來,就充滿感恩,感恩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讓人快樂。確實如此,在印度以及藏傳佛教的「七覺支」(seven limbs)之一的隨喜支,指的正是讚揚自己與他人的善行,如果人有能力欣賞自己擁有的一切,就容易真正的快樂。這類的想法也有科學證實:心存感激時,可以刺激下視丘(hypothalamus)及腹側蓋膜區(ventral tegmental),這兩個地方是調節壓力的區塊,而後者則是腦內的報償迴路,可以讓愉悅的感覺產生。事實上,當我們微笑,或當別人看見我們微笑時,這個地方也會受刺激,讓我們感受到快樂,也就是說,存著感恩的心、將笑容贈給他人,就可以讓快樂傳遞出去。

  • 慈悲: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

慈悲不僅可以對人,也可對己,我認為這個想法有點類似「謙卑的態度」,但又略有不同,謙卑是將自己的身段放低,但慈悲則是放過別人一馬、饒過自己一命,而慈悲的養成其實跟書中(但文中未提到)講的許多負面情緒的轉化有關,例如在這個競爭的環境底下,有「嫉妒」如何慈悲?當我們都顧不了自己時,又要怎麼展現「慈悲精神」?我認為,「敞開心胸」也許是慈悲的第一步,因為無法展現慈悲的原因有時也是「無法接受他人的善意」,認知到自己害怕別人的慈悲,對其有恐懼,設法消除這些抵抗的情緒,回到理性的四大特質,先全盤接受、感受慈悲的存在,才有機會讓自己產生慈悲的想法。

  • 付出:滿心歡喜

付出這一點,提到了「聰明的自私」,也就是說,幫助別人其實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快樂,幫助他人即幫助自己,所以,「為了自己好」,我們要幫助他人。書中一段討論很有意思,兩位智者講到:「金錢是否使人快樂」,他們都認為確實如此,不過,前提是:這些金錢是給其他人時,是最快樂的!當然,捐款多寡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及經濟狀態,但精神的付出可以是第一步,大主教每天都會為不同的人禱告,希望平安健康賜予給這些人,這聽起來很「基督教」,但其實一切都無關宗教,禱告的意義應不僅限於求神,而是透過內心深切的關心他人,給予精神支持,付出精神的關心他人,會讓自己過得更快樂。


peter-aschoff-k3IogSsONd4-unsplash.jpg

結語
本書有太多值得深思討論的句子,這篇書評也因此不小心打了六千多個字,不過,我非常推薦閱讀,尤其在近幾年Covid-19疫情嚴峻的時刻,人心不免動搖和恐慌,透過兩名宗教領袖的對話,我們可以知道尋找喜悅其實與宗教無關、與種族、國籍無關,人人都有機會進入祥和喜悅的狀態,就算裡頭許多的概念乍看之下好像陳腔濫調,但隨著閱讀本書文字時,讀者也可以隱約感受到自己的轉變,那是一點一滴的流動,你能夠感受到即便是微量的修正,也能讓自己越來越快樂。

本書的書名叫做《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此指的「最後一次」可能正是如此,因為兩人年事已高,見面不易,從他們幾次短暫的相遇,就結交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閱讀有時也是如此,翻開這本書是一個契機,閱讀它、感受它,是更深入的交流,或者說,事事皆是如此,閱讀完本書,好像對周遭萬物有了新的體悟,對生命多一份好奇,對他人多一份關心,也許有一天,我們能找到慈悲心,找到祥和和喜悅之地。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