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一般來說,身為一個非專業的影評,我只會簡單介紹電影的劇情跟人物鋪排帶給我的感覺,但《不!》的導演是「Key & Peele」中的喬登皮爾,從他第一部執導的《逃出絕命鎮》、第二部《我們》到現在的《不!》,身為喜劇演員的他,卻一心想拍出恐怖電影…而這位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對一個粉絲來說、我認為前兩部電影確實做到了,問題是:《不!》怎麼樣呢?
電影預告
就好像《我們》用兔子的畫面當作開場,《不!》的片頭一開始就是隻雙手沾血的猩猩。
這種具有象徵性的開場、加上片頭的一段寓意文字,幾乎瞬間就能抓住觀眾的心,想要一虧究竟導演這回想賣的是什麼藥,我覺得過去擅長拍搞笑短影片的喬登皮爾,很懂得利用「明顯跟觀眾預期有衝突」的方式,來導引我們觀看它的故事,本片也總是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關於UFO(或者是未知物品)的恐懼也許是本片中的一個重點,但人物們的反應又是另一個故事,而最終,觀眾也會去猜想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畢竟《逃出絕命鎮》幾乎讓你看見非裔美國人在現代環境中受到的隱性歧視,而《我們》用同樣的族群當作主角,但焦點轉向歷史上的政策,以及有色人種得透過非常努力來擺脫困境(有些為我個人見解),那《不!》呢?《不!》要說的是什麼?身為一個觀眾,有接收到導演的訊息嗎?
首先,先說寓意這件事
關於本片,儘管筆者本身對美國文化所做的功課不足,我隱約可以感覺到導演似乎想說:
我們應該要說屬於我們自己的悲劇故事,而不是透過別人的嘴。
若是用這個觀點來想,也許說得通。因為主角群們確實不斷地要「拍攝到UFO」並且想要透過這種方式去廣播全世界、上歐普拉的節目…,而這也往前呼應到為什麼男主角在父親莫名遇害之後,總是沈默寡言、安靜地看著天空,因為別人告訴他的「事發起因」,並不是他所認知的…在他心中有自己的認知故事、意外的始末,也就是說,真正的故事並不是要告訴觀眾:UFO是什麼。反而是要向觀眾傳達:讓我們開口說自己的故事。男主角的妹妹在電影接近尾聲時地賣力拍照,讓畫面看起來有些突兀,我們不禁納悶:拍張照真的那麼重要嗎?
也許是的,若是沒有實際的照片、影片記錄,誰會相信我們呢?面對故事裡這段血腥的屠殺意外,我們剩下的只有「不」,代表否定的「不」、代表不願直視的「不」,而這個意外在現實世界裡可能代表著一段歷史,一段過去…整體來說,它的寓意還算鮮明,《不!》想說的事,仍然是那些現代人「不想去說」的事。
再來,是衍生
不過,熟知喬登皮爾的觀眾都知道,這位新銳驚悚片導演不可能就此罷手,他一定會加入其他元素來達到難以捉摸的效果。就好像本片的正式預告就已經把UFO的形體給拍攝出來一樣,貌似事先不小心透露的元素,其實根本就還不是故事的全貌。片頭的猩猩、出事的實境節目…《不!》想講的內容可能更多…
「面對恐懼的反應」以及「可控制的假象」
我認為《不!》假外星人議題來探討的其他面向,就是當人們面對未知恐懼時所做的反應,我們不敢直視它、不敢面對不可控制的野蠻,像是實境節目裡發狂的猩猩明星、或者是潛伏在半空中的外來物體。但另一方面,有另外一個「反應」卻也同時出現,那就是「可控制的假象」。當疑似飛碟的物品出現在上空時,過去倖存的瑞克竟然用它做起了生意、海沃家的姐妹竟不想通報相關當局,反而想拍照獲利…這些人的行為,是來自於「恐懼」之外的另一種詭異的人類思維。海沃家的兄妹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且希望外面的人相信他們的故事。而瑞克則是陷入一種「倖存者偏差」,以為逃過幾十年前的悲劇以後,他便是天選之人,成為那個能夠控制眼前這個不知來自哪個時空的野獸,並且靠著劇場表演獲利,不僅如此,當兄妹兩人決定大張旗鼓的拍下怪物畫面時,八卦報的記者來訪,也一再的強調這是「成名的機會」,換句話說,會不會這一切的獵捕「奇異不可解釋的現象」,正是現代人在面對恐懼、面對災難的反直覺行為?既然意外會發生,不如靠意外賺錢?
雖然兄妹兩人並不討厭,可是似乎放棄了父親建立起的馴馬產業,一心只想快速獲得成功,莫非這也是一種時代改變後的悲劇產物?年輕一輩的人想靠著唾手可得的科技用品以換得一舉成名的契機?
概念都很有趣,可是…
其實事後回想,本片就像導演作品一貫的風格,有許多值得玩味的鋪陳及動機。但是…《不!》還是在片尾音樂響起時,無法給筆者一個很深刻的印象。也許…也許導演確實傳達了許多,但在訊息轉換上,筆者認為比前兩部作品還要來得失敗,這種感覺很像手握著滿滿的創意點子、卻在執行時因為散亂而失去了本來的價值:
應該要好好的說故事。
《我們》的結尾就頗有「發散後無法收回」的懸念,但畢竟它的結局只出現在結尾的那一幕,儘管觀眾仍錯愕,卻可能被更早之前鋪陳的其他細節給吸引,進而淡化結局的唐突。然而,《不!》在前期的完美開場,面對天空中隱約窺見的外來者所造成的不安,這種驚怕的感覺我小時候也曾經有過,所以我從來也不愛在露營的時候仰望星空…總覺得看了太久會看到什麼躲藏在陰影之中的外來者在監視我。可惜喬登皮爾很快地揭露了它的真面目(雖然它也不是「飛船」,更像是某種生命體),但這樣「新潮」的解釋並沒有讓觀眾在新鮮感上有所差異,而真正詭異、壓迫感強烈的一幕,幾乎在電影的開始沒多久就在兄妹家頭上給拍完了…後面所有的場景、動作戲,都沒能獲得同等的張力,使得後半段的劇情在體感上變得冗長、甚至有點小無聊...
這種讓人有些焦躁的「不知所云」感覺,在每個章節的轉換中越來越明顯,我感覺連章節轉換都變得好像是一種「偷懶的轉場」,換了一個章節之後,我們卻也不記得上個章節想說什麼、又與下個章節何關?這讓本來情緒應該要有的堆疊也失去了效果,而應該要有的「最終決戰」的場景又力度不足,筆者在看後半段的時候一直有種:電影是不是變成慢速播放了?的錯覺。
《不!》看似跳脫出傳統科幻片、恐怖片的公式,卻也讓觀眾察覺,也許有些商業電影的公式應該被沿用…如果單看本片的許多攝影畫面跟鋪排,會覺得「很可惜這不是一部單純的商業科幻驚悚片」,放進去的寓意這回變成了絆腳石,這讓我想到第一次看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心想根本就是政治諷刺神片,但當《一步之遙》用同樣的方式推出之後…卻覺得為了「諷刺」好像丟了重點。《不!》就有一點點這種感覺,它沒能好好說好一個故事:瑞克被毀容的初戀情人、猩猩的實境節目意外、兄妹與外星物體的對決,還有那些本片應該有的文化暗喻…這些東西都攪和在一起被一口吞下,然後像消化不良一樣再全部吐了出來…有看過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在說的正是本片裡外星物體的「習性」,但天啊!當我們看完兩個小時時長的《不!》時,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兄妹的方法會奏效、他們評估不明物體的習性到底又是什麼依據?為什麼有時被吃、有時又不會?還有這個物體為什麼能轉換成華麗的開放式外觀?《不!》拋出了太多問題,沒有辦法解答的問題,而根據導演的個性,也不可能會有續集作為解答了…
《不!》一片頓時變成了「Key & Peele」系列的某一個短劇,只是長達兩個小時,而這時長,我很難跟你說看完之後我覺得意猶未盡…因為電影應該最終還是要給觀眾一個明確的東西,若不給,那起碼一次拋出一個能夠好好消化以及思考的問題。否則,導演最終會失去一些像我一樣不願意花太多力氣去反覆回想劇情的觀眾,起碼《不!》是總愛動腦筋。
本片圖片皆取至IMDb網站
ⓞ延伸閱讀:影評-《我們》(us):逃出自己的魔掌遠比逃出絕命鎮複雜
ⓞ延伸閱讀(關於外星人):書評-《海奧華預言》:不過又是一個類宗教似的宣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