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墜》是近日台灣社群平台討論很高的動作驚悚片,幾乎是小成本的製作,僅用「兩個女孩一座塔」就讓觀眾在看預告時驚嚇得不要不要...其實這也是我第一個反應,手心冒汗、心跳加快,但實際上看了電影以後,同樣的反應卻不是因為驚悚,是憤怒...你可能會認為筆者很有事:不過是電影嘛!幹嘛那麼嚴肅呢?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電影有哪些「不太對勁」的地方,我這就跟你說明,本片出錯的地方已經不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可以比擬了,就連我們這種「極限運動外行」也可以分析出《墜》到底有多荒唐。

電影預告

 

片頭攀岩場面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就好像另一部電影《極限逃殺》,片中兩位主人翁想要征服無線電視塔的原因,來自於女主角的老公(極限逃殺則是未婚夫)的攀岩意外...片頭可以看見三個人在岩壁上,兩個打情罵俏、一個極力上攀,然後一個不小心,男生的岩契因無法卡進山壁中而墜落,落下後他懸在半空中,因為摸不到岩壁而要求女主角再放一點繩給他,女主角放繩,但下一個岩契也鬆脫...男人墜落山谷,當場身亡...

等等!這樣對嗎?

首先,這三個人是怎麼上來的?一般來說,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攀岩、先鋒還是掛繩,都一定會有一個人在地面擔任「確保者」,而且一個攀登者下方會有一個確保者,換句話說,這三個人若是同時攀登,下方應該還有對應的三個人幫忙確保、負責給繩、以及防止攀岩者直接墜落地面,但第一幕的場景完全放棄了這個設定...好沒關係,我們接著看。

攀登技術: 攀登技術- 錨樁與岩鍥基本技術

(圖片取自:攀登技術部落格)

攀岩使用的岩契,其實在室內先鋒攀登裡就是所謂的「掛快扣」,也就是當攀登到一定距離時,會將快扣掛上岩壁,並且讓繩子穿過快扣,這樣的做法是在墜落時,可以避免擺盪時撞上岩壁而受傷,天然岩場因為沒有快扣可掛,就會需要岩契來卡住牆壁的縫隙,然後將繩子穿過,一樣當作防止墜落的安全裝置...因此,當快扣沒掛成或「不慎岩契沒放上時」,攀岩者在有下方確保的情況下,應該只會擺盪一小段距離,也就是他有可能撞到岩壁受傷,卻絕對不會電影中碰不到岩壁且需要另一個攀岩者給繩的狀況(那個攀登的人也不可能會在他的正下方用同一條繩攀登)。

 

**關於戶外攀登的相關問題,由於有網友點出我對之中的理解有誤,也提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多做了解。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好,顛覆攀岩系統以外,《墜》一開始還顛覆了物理定律,這三個人(無論是用什麼方法)攀登的岩壁看起來是垂直的,也就是說下墜時若繩子還相連,墜落者應該會撞到岩壁,絕對不可能懸空,實際上,這類的電影片段在無繩攀岩者Alex Honnold受GQ採訪時也吐槽過,也就是說,落下後他大可直接摸著岩壁回到牆上。而就算最終他無法回到牆上,頂多是懸在那裡,而不是電影裡帶著繩子落下,因為沒有任何誘因讓繩子被割斷...(除非是繩子品質有問題,在落下拉扯後斷裂,但真是如此的話...電影也應該拍出斷裂的過程,不是嗎?)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就這樣,片中開頭的悲劇,在筆者這種業餘攀岩者眼裡,根本就是「冤死」,是為了推演劇情的無意義身亡,相較之下《極限逃殺》的「攀岩意外」,雖然為了拿婚戒而解開確保繩索的舉動有些愚蠢,但還算合理,而愛人的身亡導致主角的一蹶不振,都成了貫穿《墜》與《極限逃殺》的核心背景故事,「戰勝自己」成了她們在電影中真正要面對的課題...但執行呢?《墜》很明顯的詞不達意。

 

《赤手登峰》紀錄片主角Alex Honnold吐槽電影中與本片雷同的攀岩片段(12:29秒處開始)


 

攀登電視塔不是為了克服恐懼,是拿命開玩笑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本片講得理所當然,觀眾看得內心難道不覺得奇怪?透過爬上電視塔這種高風險的運動,來紀念高風險死亡的老公?當然啦!「戰勝心魔」這種萬用原因很好打發,不過,比起有繩的攀登,其實《墜》中的風險更高...,你甚至可以說是極限運動,看似裝備齊全的兩人也表現出極度外行的愚笨行為...怎麼說?

首先,女主角的朋友表示可以在白天出發,就算沒攀岩過,總聽過一大早就要起跑的馬拉松吧?通常馬拉松會在清晨起跑,這樣能確保完賽前都不會日正高照,減少運動員的體力消耗...白天攀登電視塔,初估到了塔頂可能是中午時分,在毫無遮罩的地方做極限運動,這真的是黃金登塔時間?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我在意的當然不只是小地方的劇情瑕疵,其實任何電影都有,但讓我有些惱怒的是片中不時會有:「一本正經講幹話」的橋段。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例如兩個女孩在看見禿鷹啄食受傷的鹿時,毫不猶豫地驅趕禿鷹,用意為何?若說食物鏈的組成本來就是適者生存,這個驅趕的動作單純是「婦人之仁」,毫無建樹...我太認真了嗎?那倒未必,請問趕走禿鷹之後的兩人把鹿的痛苦了結了嗎?或者是給它一個空間掩埋安葬?既然沒有,那為何驅趕?

這一幕的設計可能是為了片尾的「女主角反抗」做鋪陳,但看完本片之後,我認為這段的鋪排「精準的描述」本片的一大問題:

那就是它的每一段轉折都「存在」但「不必要」,不必要的原因在於,現實生活中這件事根本就不會影響到任何其他事情的發生,就像是有了動詞跟主詞的句子,不用形容詞讀者也看得懂,若讀者覺得困惑,那一定是主詞跟動詞出了問題,不是形容詞用的不夠多...我這就來說本片還用錯了哪些「動詞」。


第二,電視塔的攀登其實就是「極限運動」、是沒有任何確保的「玩命行為」,為什麼?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因為片中兩個人的「確保設備」根本形同虛設,兩個人都穿了攀岩用的吊帶,也都綁了繩結繞過上下繫繩圈,結上也扣了D扣...但確保器具卻是無效的,因為繩子的兩端竟然是繫著這兩個人!用點常識都知道,這樣的「確保設施」,只會讓上面的人掉落時,連帶把下面的人拖下去...反之亦然,墜落的衝力也絕對不可能讓還留在梯子上的人有力氣抓得住...

正確的做法應是:兩個人各有一段繩子,繩子的一端繫在自己的確保環上,並且在攀爬梯子的過程中,每走一段距離就將另一端「扣在梯子上」,這才是正常的高空作業確保流程吧?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換句話說,這兩個人本來就冒著「摔下去肯定會死」(完全沒有補救的空間)的風險去攀登,更別提到了塔頂後兩個人都先後做出「無確保的情況下雙腿懸空」的動作,那這場《墜》的意外,根本也是主角自找的死亡之行,怪誰?想到這裡,我本來流下來的手汗,都乾了,拳頭,倒是硬了。


 

面對風險,如何自保?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當登塔成功後,兩位女主角想要回程的路上,才赫然發現年久失修的電視塔螺絲鬆脫,鐵梯應聲垮了,兩個人就這麼受困塔頂,更糟糕的是,有著物資、無人機的後背包竟然掉落在離兩人有段距離的雷達狀設施上…,時間正在流逝,兩個人身上僅有各一支失去訊號無法撥打的智慧型手機、上攀用的吊帶跟D扣還穿在身上、以及一大段當時兩人攀爬上來時使用的攀岩繩…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等等!你們不是「沒有器具」啊!這兩人身上的裝備已經多到可以想出足夠的方法下攀到後背包的位置了吧!兩個吊帶同時解開用D扣相連加上攀岩繩,也可以加長本來認為「長度不足」的繩索長度,為什麼不做?反而是選擇在開放性的空間選擇用「往下跳」這種一失足就會讓電影提早結束的方式…再想久一點,會發現一個更「奇怪的問題」:

這兩個人是無依無靠的漂浮在半空中嗎?

我知道這個問句很無厘頭,但仔細想想所謂的「受困」,難道不是在有限資源或身上帶傷的情況下沒有能力逃離險境嗎?但這兩個人在意外發生之初還有飽滿的體力,再者,他們也不是「沒有憑據」讓自己可以站住腳,在電視塔上有一個平台,而平台下相連的是「相當堅固的塔身」,這同時代表著兩人不會在行動上受限(起碼不是完全不能移動的狀態)、並且「下攀有可依靠的憑藉」,也就是說:梯子不穩固,已經掉落,但塔身不會因為她們的大動作而崩塌…所以,這個題目的解答還不明顯嗎?

靠著穩固的塔身,想辦法下攀到後背包處啊!(甚至,可能的話,還可以一路下攀到地面)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這很難嗎?想想…開放性的空間往下跳之所以有風險,是因為若手腳在無力抓住邊緣的情況下,就等同於是自由落體,但若今天,我的繩圈是「套過塔身」呢?若繩長足夠(在電影中看起來也足夠),那這兩個人中的一人,便能讓繩圈綁在塔的外圍,讓略大於塔直徑的繩圈以「繩子與塔身的靜摩擦力」來避免落下或作為不慎落下的緩衝(因繩圈繞過塔身,落下的動作變成『封閉式』,不會飛離塔的表面而變成自由落體)…用描述的若是不清楚,其實只要用一個簡單的比喻想像即可:

將一個小的橡皮筋圈,從直徑略小於橡皮圈的珍珠奶茶吸管上放下。

只要橡皮圈在套上時有點角度,那它便可以憑藉摩擦力「套在」吸管上…而當主角有意識的往管壁(就是塔身)施壓,就能以這樣的方式往下爬到後背包處…(若擔心繩子不夠粗,摩擦力不足,依照主角們有的攀岩繩長度,她可以纏兩圈,另外,摩擦力不僅只有繩子與塔身,女主角的鞋子抵住塔身、身體後傾都可以增加摩擦力)同理,若攀岩繩夠長,就可以做出兩個以上的繩圈,讓主角兩人都以同樣的方式往下攀爬,更好笑的是:

若以這種方式下攀,搞不好會比兩人上攀時更加安全。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如上圖右,將繩圈繞過塔身(虛線處為另一側繩圈示意)並將攀岩繩繫在吊帶上,就可靠著繩圈與塔身之間的摩擦力而下攀

 

因為前述提到的,當兩人上攀時的確保方式根本「形同虛設」,當一人落下時,兩人都會在開放的空間自由落體,但當用繩圈的方式下攀時,就算有一人滑落,摩擦力還是能讓她們停住。但可能身上會皮肉傷,硬是要說,攀岩繩有可能因為摩斷(但根據片中兩個人錯誤的使用方式,我倒認為它堅固耐用)。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反轉的了無新意,電影也放棄邏輯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如果硬要說本片有什麼優點,那就是它還盡力加入了「驚悚元素」,片尾的反轉雖然有些刻意,但也算是「回饋觀眾想看驚悚片」的誠意,然而,這種轉折早在《深海鯊機》中用過,而當時的用法更加絕望且讓人害怕…《墜》使用相同的方式,在沒看過的人也許覺得新鮮,但仔細想想也會有那麼點愚蠢…

而當這個大反轉的結局出現後,電影也放棄了邏輯,所謂的「逃跑方案」,也不過就是再用一次一開始他們小聰明的「將手機丟到有訊號的地方」這個無聊的做法,簡單來說,女主角從來沒真正的想出什麼解決方案,就是一直等待救援,然後用同樣的方式持續做到電影演完…當結局來臨時,電影甚至沒拍出她是怎麼被救下來、被誰給救的,女主角跟爸爸和解,爸爸很高興屍體不是自己的女兒…故事結束,硬要丟出一個「生命誠可貴」之類的正向台詞,事實上兩個人加上女主角的老公,都是一群不愛護生命還不夠聰明的極限運動玩家,我想本片真正的核心台詞,反倒是那句看見禿鷹的殘忍時說的:適者生存。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達爾文在本片正常發揮中,觀看《墜》就像兩個不唸書的學生想要解題,答案都在眼前,卻不知道要用什麼工具…正所謂適者生存,也許這票三人死兩個,也只是剛好而已?


 

結語

影評-《墜》:兩個壞學生要解題,不是沒有解答,是看不懂能用什

(本文圖片皆取自:IMDb)

 

後來我思考這部電影的題材新鮮嗎?其實好像也不像台灣社群行銷說的那樣,因為過往雖然沒有以「受困高空」為主題的電影,但卻有不少電影裡的主角「受困高空」,像是巨石強森的《摩天大樓》、湯姆克魯斯的《不可能的任務4:鬼影行動》(不算受困,但有高空攀爬的畫面)、甚至前面提到的《極限逃殺》...其實《墜》並沒有什麼「新鮮的題材」,它是把人家電影裡的插曲獨立了出來,把「高空」從電影中的某個推演劇情的「困境」變成了整部電影...這也導致本片其實沒有明確的敵人跟需要戰勝的目標,塞進一堆沒有意義的「解謎過程」單純是讓沒有主題的電影能夠拖延更長的時間...說真的,要看受困,現實世界的真實故事還比電影離奇!想想詹姆斯法蘭科的《127小時》,當年受困的這位攀岩者,可是自己斷手後憑藉意志力爬離岩壁求救呢…

 

ⓞ延伸閱讀:影評-《極限逃殺》:典型的一對多的受困劇情,在我的賽場做最終對決吧!

ⓞ延伸閱讀:影評-《赤手登峰》:追求極限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延伸閱讀:書評-《127小時》:不可思議的生命韌性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