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 - 你要像怪物般活著,還是像正常人死去? 電子書 by 格雷姆.麥克雷.伯內特(Graeme Macrae Burnet)

《真實案例》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ga4ujvw

《真實案例》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nxee4f8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很特殊。因為在閱讀前我完全沒預設它的內容會怎麼走,是刺激、恐怖、還是隱約揭露什麼鮮為人知的驚人案件,是哪個領域的權威人士的指控?還是什麼塵封已久的舊案翻盤...

都不是。

《真實案例》,是一本以第一人稱筆記本加上第三人稱記錄者交織而成的文章,它講述一個我並不熟悉的時空背景,甚至是書中爭議性的人物我也從未聽過...

本書主要講1960年代一位精神科醫師柯林斯・布雷斯維特(Collins Braithwaite)有關的故事,起因相當有趣:

《真實案例》的作者格雷姆・麥克雷・伯內特曾經對這位狂妄的精神科醫師做過研究,而有天他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該讀者表示他的表姐在日記中曾寫到這位惡名昭彰的布雷斯維特,希望可以透過作者作家的筆,寫出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樣吸引人的標題,不僅又或者本書作者,也同時勾引著正拿著本書的讀者,也就順著筆記本的內容一路看下去...書裡開宗明義就提到,日記的主人想要用一個虛假的身份去刺探布雷斯維特,原因是她認為這位無照的心理諮商師必須為她自殺的親姐負責,然而,書中並未針對「布雷斯維特可能的催眠或操弄手法」作出任何指控,反倒是著墨在日記主人如何在每次諮詢後,一點一滴的心靈改變...

然後就沒了...

本書沒有給日記主人一個可交代的結局,其中穿插的布雷斯維特的介紹,也讓讀者很難真正的認識這位故事中應為「大魔王」存在的醫師,我們看得出他的狂妄、他過往受過的傷如何「矯正」他成為後來的模樣,但僅此而已,他對世人、甚至說故事「當事人」的長遠影響都不得而知,《真實案例》就在一個自我辯駁「故事是否為真」的章節結束。

其實,本來當書本翻開時,我一直以為它會是一本類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種以真實與虛構交織的視角去呈現既成的、殘酷的、正在發生的現實困境...然而,《真實案例》中的「案例」力道遠遠輕了許多,連日記主人的親姐自殺,都很牽強的證明與柯林・布雷斯維特有相關,即便過往的研究中,可見這位精神科醫師確有爭議性的發言或事蹟,也都不足以把故事中的一切連接在一起。

比起書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認為本書更像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第四類接觸》,以一種偽記錄片的方式去寫「外星人綁架」事件的感覺,儘管作者最後認為日記內容或許有「惡作劇」的可能,但也不見其積極考證,事實是,讀到本書接近尾的讀者認為:這本書根本就是杜撰的。更有甚者,當時提供資料的人,完全是投其所好的寫下一個作者會有興趣完成的虛構故事...

所以本書不值得看了嗎?也不盡然,雖然它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它的內容與設定也不是亞洲讀者能輕易共鳴的...但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它仍描述著一些心智發展途中,悲劇的發生或文化的衝擊,如何塑造一個人:讓他溫馴、讓他狂妄,或者壓抑,甚至走上絕路...

取了羅貝卡當作假名的日記主人,可能是個性使然、可能因母親的意外身亡、姊姊的格外優秀,而受到壓抑,可能還有一些創傷症候群,尤其得面對不善表達感情的父親,使得青春期後的她,永遠不知道如何跟異性相處,卻總是充滿不同偏執、荒謬的想法...回頭來看布雷斯維特,這位精神科醫師的過往事蹟也可以追溯到小時候遭到父母親遺棄,進而與同性為敵、輕蔑異性,而有趣的是,狂妄儘管使他不快樂,卻也因此吸引到不少異性以及一些眼光...

如果硬要說本書帶給讀者什麼,我認為便是「心理狀態的自我評估」,在從故事中無論是虛構或真實的角色背景中,發覺個性使然的原因,而這種自我探尋的過程,也可以讓讀者捫心自問:要怎麼誠實的面對自己?又如何從現有的狀態中掙脫、找出更好的結論...

然後,沒有然後了。

《真實案例》其實沒有真正研究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畢竟當來源不可考時,也沒有什麼是「真實」,也許這些事情真的發生過,或很高的機率可能會發生...但說是「案例」也有點言過其實。

 

ⓞ延伸閱讀(雖為虛構但更有趣的心理驚悚類):書評-《只是看一眼》:在寂寞的窺探與解離的過程中,慢慢理解出作者精心安排的真相

ⓞ延伸閱讀(曾經震驚台灣的房思琪事件):書評-《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最纖細的心靈被最粗暴的對待

ⓞ延伸閱讀(面對創傷,如何重建?):專題-當悲劇發生時,心靈自療書單推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