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happenedtomonday_poster.jpg

那天...跟兩個朋友去一家吃到飽的日式燒烤店,好吃歸好吃,吃完三個人一小時內都拉了...推測是食材不新鮮

話說,不新鮮的食材不代表不好吃,只是結束後的那波土石流真的讓人有些殘念...我講到哪了?

喔對,獵殺星期一...就有這種感覺,雖然題材不新鮮了電影卻還是精彩,可結束之後卻帶給人一種「不夠好」的感覺...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設定在不遠的將來,未來的人類因為基因缺陷,每胎生育出來會有極高的比例是「多胞胎」,而因人口過甚導致資源短缺,政府只好實施「多胞胎冷凍計畫」,每次生育後的父母,可以選擇一個孩子撫養到大,其他的兒女則是送到特殊單位去冬眠起來,等到未來人口問題解決後再重回生命。而故事的主角,則是一個有著七個一模一樣個性卻各不相同的姐妹的凱倫,他的祖父為了保護她們不受生育管理局的控制,控制這七個小孩服從嚴謹的規則,並且按照星期排序,從星期一至日,每個姐妹輪流出去扮演一樣的角色,並且每晚開會討論各個姐妹當天看到的細節...這樣活在面具底下的生活因為星期一的失蹤而有了改變...

星期一呢?是否被生育局的人發現了?還是她工作中的競爭對手掌握了她們的秘密?...

whathappenedtomonday_07.jpg

 

心得

如果你看了我的敘述,或者是任何網路上類似的敘述,而決定這是一部懸疑片,那你也跟我一樣中計了。這部電影雖然有懸疑成分,卻一直像餐桌上的調味瓶一樣放著,當你吃著主菜的同時並不會注意到這調味也是佐料,電影本身並沒有要打造成如「機械公敵」、「關鍵報告」這類型解謎科幻片的氛圍。然而,這部片卻仍然埋了一個待解的謎,其實就是電影原文的標題「What happened to Monday?」,很玄嗎?一部又有懸疑又沒有懸疑的電影,聽我解釋,我相信會有一個滿意的交代。

whathappenedtomonday_06.jpg

 

它其實是動作片

出乎意料的,本片的動作戲份或者是緊張刺激的槍戰畫面比預期的多,電影也照著星期順序的方式敘事,從星期一的「星期一」失蹤開始、到星期二的「星期二」提心吊膽的出門想要找尋姊妹失蹤的原因...再來就是「星期三」、「星期四」...,電影在日期星期一上花的時間並沒有想像的多(因為畢盡姊姊「星期一」消失是故事的起點),星期二的稍長戲份,到星期三...一瞬間就變成動作戲了,這種讓人措手不及的安排,讓電影院的觀眾可以不拖泥帶水的馬上感受到血脈噴張的臨場感。也從「星期三」開始,每天提供的訊息量不斷變多,也步步走向劇情高潮。

whathappenedtomonday_05.jpg

 

歐蜜瑞佩斯一人分飾七角

有別於詹姆斯麥艾維在電影「分裂」飾演多重人格,這位瑞典女星飾演的七個姐妹不但個性迥異,還要同時在一個空間裡互動。這樣的安排,演員演技的需求自然不在話下(而歐蜜瑞佩斯確實詮釋的極佳),更考驗導演的畫面調度,七個相同身份的人,要用什麼方式讓彼此在同一個畫面中呈現不同面貌,並且在各個角色的戲份分配取得平衡也是一大重點。再次拿「分裂」比較「獵殺星期一」,「分裂」中的男主角呈現的是轉瞬間個性的轉換,需要做的鮮明,「獵殺刑期一」的女主角則更需要一些「自然神情」、一些生活習慣、小動作等,來增加說服力。這位演過「普羅米修斯」的瑞典女演員拿捏的恰到好處。

whathappenedtomonday_02.jpg

 

仍然是一部反思電影

這部電影不閃躲的討論未來人口過甚的環境、人道問題,然後,就像任何科幻題材電影一般,它提出了「假設」,假設:未來人口過甚可以透過冬眠來減緩問題。再來,它製造對立,很多人認為孩子都是一樣的,所以仍願冒險藏起超生的孩子。而這樣透過預設未來發生的問題所建構的故事背景,當然不免藏著「陰謀論」、「人民不信任政府」等等的議題...

whathappenedtomonday_04.jpg

 

你看出問為什麼有懸疑又沒懸疑了嗎?

 

因為太多元素

這部電影的「小題材」很新穎,那就是七個人共用一個身份,「大題材」卻跟以往的電影有些大同小異:解決環境問題、人口問題、反政府思想等等...。就拿這大題材跟小題材的比重來討論電影好了,為了要凸顯「小題材」,七姊妹的個性差異、成長背景等等的,勢必要犧牲掉一些大題材的描述,例如:與環境互動,像是凱倫生活圈裡的其他平民狀況的描述、凱倫工作內容的描述等等...。這樣的比重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如要提第一點「它是一部動作片」,也就是街頭巷弄的追逐跟槍戰來說,沒有了環境的互動,會讓人覺得「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遊樂場」的感覺,無論槍怎麼亂射、瓦斯怎麼爆炸,好像都不見周遭的人有什麼反應,甚至可以說,周遭的人好像不存在了...(這讓我想起另一部科幻片有所謂的追逐場景,那就是柯林法諾版本的「攔截記憶碼」,片中刻意營造的科幻場景,在追逐時招牌間穿梭跑跳時,並不讓人覺得場景或角色有任何的突兀),這種跟場景陌生的感覺也反映在劇中一幕,當一群士兵追著女主角跑,路人見義勇為的丟擲物品阻攔士兵時,觀眾雖然能理解「民眾討厭政府」的心態,卻不能感受「為何那麼討厭」的心情。

whathappenedtomonday_01.jpg

 

因為不合邏輯

由於台灣觀眾似乎一面倒的好評,所以不確定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在電影開始後不久就產生了這樣的疑慮,在「仍然是一部反思電影」這點中我提到的「假設」,仔細想想其實並未那麼符合邏輯。試想,今天糧食缺乏的情況下,將小孩「冷凍起來」、「冬眠起來」真的是「比較環保」的方式嗎?就算冷凍的小孩不需要提供食物好了,控制冷凍溫度的儀器、電力難道不是成本嗎?而且不斷地冷凍小孩,賭的是未來不知何時才會解決的人口過甚問題,這不是不治標又不治本嗎?(可以想像台灣如果電力問題還不改善的話,未來這項政策不可能推行,一跳電就GG了),如果你覺得「看電影太認真你就輸了」我也不置可否,但這卻帶出了另外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才是更符合邏輯的做法?」,同樣是把小孩收集起來,但是不要冷凍,集中火化可以吧?很好,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破哏了。這就是我想說「有懸疑又沒懸疑」的第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本該是電影最終來一個回馬槍的驚訝,卻因為電影不斷地亮著寫著「星期一怎麼了」的警示燈,而或多或少的先行曝光了,觀眾試著繃緊神經解謎的過程中,是否也「不小心地」將電影最大的震撼彈化成小小的種子在腦袋中先行萌芽了呢?(另外一個讓人容易想出「政府的詭計」的方向是:星期一不見了是不是跟政府的政策有關?她是不是發現了什麼?然後進而猜出所謂的「冷凍計畫」是個幌子)

whathappenedtomonday_08.jpg

 

因為太多角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部電影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太多角色」,歐蜜瑞佩斯雖然一人分飾七個長相一致的女人,卻也還是「七個角色」,要讓她們均分戲份可以說是完全不可能。更別提其他次要角色的描述:黑人大樓管理員、調戲凱倫的生育局官員、受命於政府的看起來很跩的白人探員、受命於政府的眼睛很大的黑人探員、女主角的祖父、七個女主角的七個女孩時期...,大量的角色,讓很多故事必須靠女主角的演技直接陳述出來(例如:自視甚高的星期一、還有兩個雖然都是女漢子,但一個是異性戀、一個是同性戀T的姐妹.),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分身乏術」,即便如此,有些個性較不吸引眼球的姐妹,她們的故事卻必須要靠很刻意地台詞來強調,例如中間有一段,其中一個姊姊發現嬌嬌女星期三其實不像她自己說的很有性經驗時所說的:「這些日子妳一直在說嘴妳怎樣怎樣的,原來妳根本沒跟任何人發生關係過...」時,劇情雖然是要鋪陳這些姐妹之間其實也不了解彼此,卻表現得相當生硬。過多的角色同樣也影響著敘事方式,導演雖然用不同星期的方式分段呈現,卻馬上被觀眾抓出有跡可循...那就是基本上當日過完時,就會有一個姐妹領便當的節奏...,對於想要營造懸疑氣氛的電影,除非刻意為之,不然被猜出劇情脈絡並非是個好現象,不論導演的心思是否為了讓觀眾看出脈絡,但另一個「刻意的誤導」卻也做的有些太明顯,在於姐妹們在監視器上看見「疑似星期一」的身影時,馬上就會讓人聯想到沒被發現屍體的「星期二」也有可能是影中人物(不過這個失敗的誤導做得比「異形:聖約」裡大衛跟瓦特的對調好太多了)。其他的誤導,包括:凱倫公司同事自曝握有凱倫把柄、生育局的警衛似乎有意設計凱倫,也都沒有成功達到「讓觀眾思緒分心」的效果,反而一點一滴的浪費掉在主要角色上、故事背景上的琢磨時間。

whathappenedtomonday_09.jpg

 

怎樣才能更好?

本篇文章一直寫到這很盡力地不去破「What happened to Monday?」這個哏,因為看似這是導演最想要觀眾去破解的謎題。可惜的是,有一好就無兩好,太多東西塞在一部電影裡面造成角色背景相對薄弱,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呢?以下是關於「戲劇三角」的故事理論。

戲劇三角.jpg

 

戲劇三角

一個好的故事構成,通常需要有三個角色來組成一個封閉系統,這三個角色分別為「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而「獵殺星期一」對我來說,是缺乏了明確的三角來達到三足鼎立支持電影立論的效果。我認爲三個角色可以不專指女主角、或者是某個特定的惡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體或者是族群。舉例來說,如果是要拍攝一部反政府的電影,那迫害者可以是一個專制的獨裁者或者是他所掌管的政府,受害者則可以是特定一個被剝奪權利的主角或擴及整個「平民百姓」。

「獵殺星期一」的問題在於,受害者雖然看似是凱倫(也就是這共用同一身份的七姊妹),迫害者看似是政府,在角色設定上卻有個漏洞,那就是「受害者」凱倫也似乎不那麼楚楚可憐,他們七個人確實佔用了七人份的資源(因為沒誠實的告知政府她們是多胞胎),而她們家的公寓更是大到不像是人口過甚的社會該有的空間分配,再來,她本身的工作階級也是白領階級,這樣的設定讓人不禁認為,七個人共用一個身份似乎也沒什麼不好,他們不但利用姐妹間不同的專長來佔盡職場便宜,一個人一周更只需要上一天班,何樂而不為呢?這樣的「受害者」形象,想當然耳就不能把她和跟政府對立的「平民百姓」相提並論,也就是說,其實凱倫是這個社會裡面「相對幸運的公民」,少了跟其他更次等公民對政府的同仇敵愾,當然,就會有如先前提到的,與「環境的互動」就相對減少了許多。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迫害者」的角色上,政府在這個故事裡面也不算是「稱職」的惡棍,因為它確確實實地提出了人口減少計畫,而且相對起「強迫墮胎」或者是「新生兒安樂死」這種產無人道的政策,「冷凍休眠」聽起來更像是一場度假,一直到政府的陰謀被揭穿以前,觀眾似乎沒有足夠的理由,認為政府在「迫害」超生的公民。

再來是「拯救者」,不難想像這部電影重點是七個姐妹的互助互救,但按日期出門的分辨方式卻很難讓其中一個「最強壯」的姐妹突出,由這個姐妹帶領大家面對迎面而來的危機。

當然,電影要給觀眾驚奇,我相信戲劇三角的三個角色是可以在電影到了後期有所更動或輪調,但必須不管到哪個階段,三個抗衡一定要鮮明突出,才能讓觀眾對劇中人物產生情感連結。失去了這三個強壯的角色,電影就會降低說服力,更別提到了後來,大家憂心想解救的「星期一」被黑化,卻又沒成功營造她與其他姐妹的對立...,「因為保護自己的家人而傷害自己的家人」這個矛盾的理念,著實有些不知所云。

 

建立階級制度、罰金制度

也許改善的方法,就是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將女主角「打為平民」,住在更狹小的空間裡、過著更辛苦的生活,用這樣的背景來打造「與政府對立」的情結,同時,也可以加強姊姊「星期一」出走的說服力。再來,何不借用現實生活中存在過的一胎化政策?也許多胞胎是可被允許的,但需要每年依照人頭數繳納相應金額的罰金?如不服者則按照原劇情設定,必須要「冷凍處理」。這樣的設定,讓七姊妹的賣力工作合理,也許他們這樣努力就為了要存取足夠的錢繳納這三十年來的罰金,在還沒被抓到她們共用身份前,換回每一個姐妹的自由。繳納罰金的方式,也讓最具有「領袖能力」的星期一更添加了身為「拯救者」的說服力,因為只有她能完美演繹那場至關重大的演講,然後拿到更高的官位。這個更高的職位所得的薪俸,在幾年後加上本來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就有機會將每個姐妹的生存權漸漸贖回...然而,眼下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那就是星期一腹內漸漸成形的骨肉...

 

其實它是好看的電影

單純出自於「大部分人都說好看,我覺得還好」的心態,才寫了那麼多似乎不至於那麼好的原因。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確實娛樂性高、聲光效果足、演員底子硬...故事不會太樸實也不至於矯情。是一部觀賞的好電影,不過就差那一點點...就差那一個不知道是食材不新鮮還是我腸胃不好的痛點,讓人想推薦又不想推薦。

 

圖片來自:Yahoo奇摩電影-獵殺星期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好萊塢 影評 獵殺星期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