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決定為這個沒有什麼人閱讀的部落格,創造一個新的主題,就叫做「走走聽聽」,主要記錄一些心思以及想法。

我盡可能的主題化每一篇想要寫下來的內容,希望每個人也能從中獲得益處。

身為第一篇文章,我試著不讓它陳腔濫調,但不免俗還是想講述一下我個人對「成功的定義」。

隨著社交網站的發達,訊息的傳遞越來越迅速,一個地方的文字會很快地被另一個地方的網友看見,但傳遞最快的,是「影片」和「圖像」。隨著閱讀習慣的改變,多數人漸漸的失去了對文字的專注度,而隨著中生代以前的人也跨入網路領域,使用社群網站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年輕一代的目標從Facebook被趕向「Instagram」、「抖音」這種更快速刷新影像的分享平台,因此,流行文化的傳播透過Youtuber、網紅、網美而傳遞飛快,重視物質的享受變得比過去幾十年更重要,而此時此刻,有另一派的年輕人慢慢從名牌、潮牌中醒來,他們也許不屑於iPhone或COACH(或其他名牌物品),改而強調:走出戶外、國際旅遊、享受生活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態度,這些人的社群平台裡不乏美麗的異國街景、高山湖泊、人文風情,他們用有限的金錢跟時間,用一張正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圖片創造出了多采多姿的各種情境。

然而,看似遠離物質的「精神生活」,其實卻是另外一種型態的綁架。這個社會開始宣揚某種生活方式,某種積極樂觀的生命態度,開始用「行萬里路」來強調是否「找到自我」。姑且不論參與者是否真的在每次旅行中都找到意義,這樣的生活型態展現在社交網站上,成了另類的炫耀,我去了哪裡、我學會了什麼,我吃過哪些餐廳,透過Instagram這種圖像為主的平台,「好」的東西、「好」的生活態度,變成只由圖像、#、按讚人數來定義,無論初衷好壞,這種「推廣新生活型態」的方式,成為參與者心中「無形的競賽」。

但這並非不好,所有的東西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宣揚名牌也好、宣揚旅行的人生觀也罷,每個人拍攝照片的原因不一,多數人仍單純想要「記錄生活」以及「分享經驗」。不過,這也讓社交網站上漸漸只剩下一種主流的聲音,那就是讓人氣來定義何謂「好」的事物,它必須是熱門的、它必須是流行的、它是秘境、它是自助旅行、它是青旅、它是參與人生第一場半馬,等等的...。而這樣的生活推廣有一體兩面的效果。在一些消沈或忙於工作的人眼裡,它成了一種動力,一種改變本來生活的鼓勵,但在健全的人眼裡(或者說「不夠健全」才會深受影響),它就成了我上一段所說的「無形的競賽」,它不斷地開始提醒自己是否過得不好、活得不夠精彩,甚至於在一些一來一往的言論中,它是具有批判眼光的。它有意無意地批判著選擇在假日待在室內(但不是在有名的咖啡廳的室內打卡)、選擇穩定而非冒險的人,它甚至成了一種強制力,好像在假日時,拖著你的雙腿出門,好像宅在家裡的生活成了某種罪過...是的,如果你一直或曾經有這樣的感覺,那也許你的心思也被Instagram上的圖像給綁架了,它們正在推廣著一種讓人稱羨的生活型態,圖片精美但拙於描繪,我們沒辦法從圖片的背後看見多少的花費、以及是否值得,我們只被新奇的影像給吸引,開始對自己相對平庸的「分享」感到怨懟。

回到「定義成功」,成功一詞有很多層面的意義,它可以是事業上、感情上、或者是長遠或短暫的意義。

而社群網站上的「成功」,一直被定義成:有最多人關注、最精彩的內容等等的。但這樣的成功不應該是每個人追求的成功,需要點擊、按讚率的,是那些Youtuber跟網美,而不是我們,想當然耳,我們的分享應該也應該只是分享,不是「推廣」。當然,這條界線很模糊,不過起碼,不該有批判的眼光去針對那些相對「內向」的生活習慣,因為無論是人生的成功還是社群網站上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應該有「內化的」部分,也就是心理上的滿足,這種滿足的條件不應跟外在有直接相關,外在只是一種媒介,一種導引你走向「心」的道路,而道路本身不該是「目的」。從心出發的態度,也能把人從「物質」或「影像」中解脫,不再加入這場無形的競賽,用真正欣賞的角度去觀看每個人的動態,卻又保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型態(此說的「保有」,不單純只是代表行為上仍維持本來的行為,而是心理上也不去羨慕其他活動),任何活動都是有意義的,只是它少被提起,並不會降低它的價值。

最後,為什麼要再三強調社交平台的濫用以及以此篇當作首篇,一方面是自身以及身邊朋友的經驗,有一陣子,我們都活在一個不滿足的狀態裡,想像著別人的生活有多好、自己的生活有多糟,直到幾個遠離網路的短暫休息中,才發現我擁有我的文字跟我保有我的想法,那是無法用圖像甚至言語直接去分享的,而當我意識到這點後,我才慢慢地又走回社交網站的懷抱,即便如此,我還是不時的會將自己抽離這虛擬環境,避免可能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我想「部落格」的型態很適合發表一系列我的長篇大論,因為除了有心人以外,也許很少人會真的花時間去閱讀它們,但這也就是我的目的,我想創造一個有別於「圖像」的分享,它並不是一目瞭然,是需要對話跟思考的,我在這裡試著去分享另一種生活型態,我希忘它是安靜內化的,而我也盡我所能的不去「推廣」它,它並不是什麼真理,也不是我標題所說的「成功的定義」,它只是一種被人遺忘或時而忽略的生活型態,我只是想提醒你它的存在。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