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gbZIG-jalogI7dfbI8Q.jpg

《傾聽死亡現場》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VZQjt

《傾聽死亡現場》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6SOfi

買了一本叫做《專業之死》的書,但一直沒時間看,不過倒是先看完了另外一本《傾聽死亡現場:頂尖法醫病理學家的非自然死因調查事件簿》,然後,我打算用《專業之死》看到的一段引言,來評論我對這本《傾聽死亡現場》的感想...

本書讀起來相當過癮,足以讓人一窺驗屍官、法醫的神秘工作,然而,書名雖然用了相當酷炫的「調查事件簿」當作標題,但本書卻沒有任何神秘色彩,事實上,實際閱讀的感覺是完全另一種風貌,而這也是我特別推崇本書的原因之一。

與其說是根據一個一個非自然死亡案件寫下的「事件簿」,本書更像是由這位英國頂尖鑑識病理學家理查.薛賀德醫師花上他40年經驗所寫下來的「自傳」或者是「回憶錄」。讀者本身並不特別愛看自傳,本該會對這種題材的書籍興趣缺缺,然而作者的文筆相當真摯誠懇,就事論事的敘事方式頗有學術人士的專業氣息,不刻意灑狗血的描述,反而對比出:大型災難現場的恐慌、恐怖攻擊的殘忍、非自然死亡死者的悲劇,以及最重要的,在這些接近混亂的意外事故中,專業人士存在的必要性。本書不特別著墨於作者自己的豐功偉業,反而是從家庭背景介紹起,逐一描述分析自己熱愛死者、熱衷解剖並且找尋死因、以及具有如此使命感的背後原因,最後,作者有說明撰寫本書的原因,也許本書對薛賀德醫師來說只是一種寄託(後期作者因為某些專業遭受質疑加上長年累積的壓力而患有「PTSD」)、或者是某種紀錄,但對普羅大眾來說,卻是更深入了解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法醫應該要具備的學術背景以及專業,本書讓我們看到這個職業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而這卻不會減低這份工作的「偉大」,相對地,抹除了娛樂影視產業帶給一般民眾對刑事鑑定的誤會,真正的法醫工作更加勞神費時,更需要硬底子的能力和耐心,才能抽絲剝繭,水落石出。

本書真誠的寫作方式,讓我想起以前讀過一位德國專處理刑事案件的律師費迪南.馮.席拉赫所寫的《罪行》,同樣是由自身經驗撰寫,針對自己所面對的案件描述,兩位作者的文筆都據實紀錄了無論是加害者、被害人當下的情境,不刻意批判或者是有意挑起讀者的同情心或煽動情緒,這樣的文字在這類型的文章當中,往往更佳公正有力,這樣的反差,也是後來閱讀了號稱台灣版的《罪行》,由呂秋遠律師所寫下的《噬罪人》有的體會。呂律師的文筆自然不是問題,但在案件描述上,作者自身的位置有所不同,前述兩位作者更像是以專業知識為背景寫下的「旁白」,他們甚至「不太存在」,僅負責提出證據,便淡出舞台,讓當事人把故事說完。而《噬罪人》則是強調律師(專業人士自身),便在案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呂秋遠更著墨於自己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無法斷定兩種模式孰好孰壞,僅僅是認為如未將自身角色抽離,後者的故事比較容易給人「加工過」的錯覺。

《傾聽死亡現場》這本書的段落也相當有意思,它選用沒來由的1、2、3、4、5...,而不是根據法醫經驗的不同時期,或者是不同案件的方式來做分類,這使得閱讀每一個章節都充滿驚奇,因為不知道這個章節將會看到哪一起案件,這樣的章節安排在事後翻找想看的段落時,也許會對讀者照成困難,但閱讀的當下卻不減翻到下一頁時的期待之情,我想作者在撰寫時應該並沒有特別想太多關於章節分法的巧思,另一點可能也是在於其40年經驗所經手的案件實在太多,許多案件也無法用一個單純的時間點來做分類,許多時候,薛賀德醫師必須在驗屍結束後的一段時日後開庭作證,書中也提到幾個大型的案件,甚至在幾年後仍然斷斷續續的收到來自憤怒的死者家屬所提的上訴。因為刑事鑑定的工作隨著醫師的能力與經驗不斷增加,到了後期往往不只是「剖開人體追查死因」那麼簡單,作者還必須面對來自各方媒體、家屬、法院、警察單位的壓力,而儘管如此,作者仍舊秉持著「查明真相」的最高原則,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就事論事的專業值,卻成了眾所之矢,甚至讓他開始懷疑起自己多年的經驗,是否也因先入為主或者是不夠仔細而失了精準地判斷。

最後,誠如開頭所說的,我會想用《專業之死》看到的引言來做本書書評的結論,乃是因為隨著《傾聽死亡現場》這本書逐漸翻到尾聲,儘管作者自身仍願意僅聚焦在「死者」身上,可隨著社會民情的改變,不難看出社會現狀對於「專業人士」的輕蔑態度正在不斷擴張,尤其是這個民粹治國的時代,越來越多煽動人心的媒體、不學無術的偽學者、以及具有強大影響力卻未必有判斷力的意見領導者正在持續地針對社會案件、專業領域,做出不負責任的評論。這些論點有時荒謬到一眼可識,卻不斷地衝擊專業人士、破壞體制,《專業之死》引言裡的那一句話,我想列出來讓大家一同深思:

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
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希望大家在看到讓人難以相信、無法消化的訊息之前,一起想想這幾句話,也許有時候,先多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自己懂些什麼再來開口,也許我們懂的都不夠多。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