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books-9.jpeg

《恐龍的啟示》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yKTyD

《恐龍的啟示》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wn9fA

「恐龍」一詞一直都存在當今的流行文化裡面。無論是電影作品、商業廣告、遊戲電玩裡,而這兩個字同時也可以拿來形容一個公司、一個企業或一個人,通常,我們說企業如恐龍,指的是緩慢而過時的文化以及成長,而若形容的主詞換成人,同樣具有貶意,台灣最有名的便是「恐龍法官」…

不過,本書的作者肯尼斯.拉科瓦拉卻要告訴我們,所有我們對恐龍的刻板印象,其實是不了解該族群的一種抹黑,在演化的世界裡,恐龍並不笨重過時、也從來不是因為笨重而被大自然無情的淘汰、事實上,恐龍的後代仍優雅地活在我們的時代,其所創造的多樣性適應能力,不僅能讓我們學習、恐龍的滅絕也可以讓人類借鏡,因為「第六次大滅絕」已經近在眼前…


 

我對恐龍之愛
從小我就愛恐龍,又愛又怕的那種。小時候,分級制度還未健全時,不小心看了把我嚇到屁滾尿流的《侏羅紀公園》,從此霸王龍、迅猛龍、跟電影中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古生物充滿興趣,記得後來去了台中科博館,裡面同樣有暴龍的雕塑,我說我想當考古學家(這本《恐龍的啟示》裡面同樣說到,一般人容易把「考古學家」跟「古生物學家」搞混,而我正是如此…),挖掘出更多恐龍化石,這是我當時的夢想,想當然耳我並未真的執行,不過,我對恐龍的關注就此開始…

長大的這段期間,我買了無數跟恐龍有關的書、畫了不少圖、看了接下來出的《侏羅紀》系列電影,最後甚至愛屋及烏,把《侏羅紀公園》原著小說作者麥克・克萊頓的其他科幻小說一併看完,我對恐龍的熱愛,漸漸轉變成對於科幻小說的熱愛或者是相關創作繪圖的熱愛,而這股恐龍熱雖然看似逐漸冷淡下來,直到幾年前的《侏羅紀世界》上映,我又一頭栽了進去,連帶後來看了第二集《殞落國度》,雖然氣的認為「這不是《侏羅紀》!」但緊接著未來會上映的第三集,我可能還是會乖乖的將錢雙手奉上…

在我心中,恐龍真的是如此迷人且讓人敬畏的神奇生物。也因此,翻開本書的時候,我感覺正在與小時候的我對話,而我很意外地發現,對我來說並不算難以接受,我早就知道恐龍很了不起!我早就知道他們是無與倫比的物種!不過我沒有證據、也沒花力氣去證明,但作者幫了我,他說:「你沒有錯!」,而且,他告訴我:「事實上!恐龍所代表的,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更多!」


 

關於本書 – 你所不知道的恐龍
書的開頭特別有意思,作者肯尼斯.拉科瓦拉常常在演講時會秀4張不同動物的圖片,其中包括:滄龍、翼龍、鱷魚、企鵝。並且詢問他的聽眾,哪一種動物是恐龍?其實,一般人必會知道其中有詐,畢竟前三項都符合我們印象中具備恐龍的特徵,但企鵝,這個黑白相間的呆萌鳥類,卻出現在這些動物之中,該不會「企鵝是恐龍」吧?

四種動物.png

而解答果真如此,滄龍是過去歷史中的海中蜥蜴,非恐龍。翼龍則是飛行蜥蜴,同樣非空龍。而我們認為與恐龍應該具有近親關係的鱷魚,其實並未有錯,但同樣,近親不等於恐龍。但企鵝不一樣…鳥類符合可被定義為恐龍的特徵,因此,現存的所有鳥類,都是恐龍!其被定義為「鳥類恐龍」,而且,為了避免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您,認為作者「牽強附會」,我要把書中的一段話原封不動地放上來:

“「是不是恐龍」是是非題,沒有程度之別。你要麼是恐龍,要麼不是恐龍。”

換句話說,這四個選項,的前三名候選人,都是「接近恐龍,但不等於恐龍」,而鳥類是「貨真價實的恐龍」!

光是這個概念,就顛覆了我們認為「恐龍未能撐過滅絕」以及「食古不化」等愚蠢的特徵了…因為,牠們不但有著多樣化的外觀、大至無畏龍、小至蜂鳥,都是恐龍多樣性物種的一部分,過去他們稱霸地球,現今,其後代持續與我們共存,只是我們未曾察覺,下次,當你看見公園裡、窗邊,探頭探腦想要討點麵包屑的鴿子時,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神情,是不是像一隻小恐龍呢?(書中亦有證明「鳥類為恐龍」的相關論調,跟骨骼結構有關,髖關節的長相、型態,將會影響到該生物的姿態,而鳥類具有與恐龍相似的骨骼結構,更多的細節也可以在書中找到)。


 

關於作者 – 貫徹恐龍之愛的人
就好像住在我心中熱愛恐龍的男孩,作者的字與行間,不難看出同樣的熱情,但他的更強烈、更加貫徹始終,他曾到世界各地去挖掘化石,並且在2015年發現了新品種的恐龍,將其命名為「無畏龍」,而該恐龍也是目前找到體型最大的恐龍!也因為他對恐龍的愛,無論是在Ted Talk的演講或者是本書中,作者不斷地強調人們對恐龍的誤解,就好像愛因斯坦最終離開人世,大家記得的卻是他的相對論、他對人類的貢獻,卻沒有人會說「愛因斯坦被自然淘汰」,愛因斯坦之於恐龍,正是相同的概念,恐龍的滅絕,來自一次小行星的撞擊,當時所有的生物幾乎全數絕跡,僅有少部分的分支存活,其中之一,便是人類的祖先,一種小型如鼠的哺乳類。因此,在演化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出現,其實也正是一種偶發的現象。書中有一段話特別有感,演化的發生是沒有指向性的、演化不會決定誰最適合留在地球上,即便多樣性的恐龍,也會因為滅絕而消逝,人類,也有可能步入相同的命運。

Dreadnoughtus_Published_Reconstruction_(Version_2).jpeg

作者曾經到密蘇里河的發源地,它不過是一條涓涓水流,最終卻能匯集成河。而旁邊同樣有條水流,卻止於一個小水窪。演化正是如此,一個不起眼的開始,最後會變化萬千,但也可能無疾而終,沒有人知道,也難以預測。


 

恐龍的啟示
那說到此,恐龍帶來何種啟示呢?也許,對於一個沒有如作者、如我這般恐龍之愛的讀者,並不會認為「幫恐龍平反」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不過,我想說本書其實比我描寫的還要多出更多,作者的思緒並沒有停在「幫助平反」這件事上,打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化石挖掘的過程、人們發現化石的經過,一筆一畫,就像是化石挖掘一樣,作者輕輕刷出整個「演化歷史」、「古生物學史」的樣貌。而恐龍所帶來的啟示,正是我們從這些演化過程、歷史故事中可以一虧究竟的…

在兩百多年前,人類甚至認不出「化石」,原因在於我們並不清楚地球的歷史有如此久遠,隨著越來越多的骨骸出土,我們才知道心目中的「年輕地球」其實早有46億年的歷史。而隨著了解恐龍的存在,以及其為了生存演化出的差異性時,我們了解演化緩慢卻巨大的變化。最後,距離恐龍滅絕六千五百萬年後的今天,人類演變出來的高科技,看似稱霸地球的我們,卻也可能如恐龍一般,在地球上消逝。在地球史上的第五次滅絕,恐龍死於小行星的撞擊。而人類所面臨的第六次滅絕,原因很可能是「自己」。

我們因科技所造成的污染,對物種滅絕的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人類正在加速地球的死亡。也許,你曾聽過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正在替人類規劃殖民外星的太空計劃、找一顆「備案行星」來避免人類滅絕,但一切都還太晚,在這之前,地球僅有一個,而誠如演化無差別的發生,在人類之後,我們不知道,會是什麼物種留下來掌管地球,以宏觀來看,整個地球的歷史就好比在張白紙上畫圖,人類的歷史僅有一個筆畫的寬度…這條短短的黑線,是否真的會將地球毀於我們的手中?

恐龍稱霸1.6億年,在地球上創造出無數的生命型態。人類僅有短短的2000年,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破壞…

也許,即便作者為在書中提及,我認為也許我們應該轉變角度。我們才是在演化史上無知且短暫的存在,幫恐龍平反,不如說和恐龍學習、和演化學習,學習用宏觀的角度去面對整個人類、整個地球的歷史,以前,我們說別像恐龍一樣食古不化,現在,仔細想想,學學恐龍吧!


 

延伸閱讀

由於本書還介紹到許多有趣的概念,但礙於我的書評僅專注在書本的大綱上,因此將相關文章連結條列如下:

《恐龍的啟示》:聽起來不可思議,毛茸茸的可愛企鵝居然是恐龍?

霸王龍的手臂竟比人類的還短!古生物學家:那是牠稱霸恐龍界的演化關鍵


本篇文章的圖片、連結皆取自網路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