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y-banks-e6pK_snssSY-unsplash.jpg

我覺得…
也許這波疫情正是測試信仰的好時候。
我說的不是燒香禱告、吃齋念佛的那種,而是對生活的信仰。

全國第三級戒備已經過了好多天、幾個週末,相信無論是在家工作、異地辦公還是待業中,只要是奉公守法的好國民們,待在家的時間肯定也變長了…苦悶是一定的,但應該僅止於此,許多事情應該還是能順利的進行,如果不是,那就是「信仰不夠堅定」。

前陣子才跟朋友聊到,在疫情爆發以前,或應該具體一點:在疫情還未影響台灣以前,「外出」是一個打發時間的好工具,它甚至被認為是一件正向的事情,所以當某個週末你無所事事時,你會想「出去走走」,然後,可能是走到搭車要30分鐘來回的地方買了一個用不到的又貴鬆鬆的文具或者到百貨商圈去看看街頭藝人表演順便說服自己「走路算運動」,別誤會我的意思!出去走走絕對有益身心,甚至證實可以幫助找尋靈感、改善睡眠巴拉巴發的,但廣義來說:在過去,「出門」就是一件事,哪怕你出門的原因再微不足道、哪怕通勤時間比起出門事由來看根本毫無效率,它是永恆的藉口、完美的掩護,多棒啊!在無所事事的某一天,你只要「踏出家門」就贏了,那一天充滿意義晚上睡得特別香甜,就算平時只愛宅在家裡,知道自己有「出門這個選項」可以用,內心自然也就踏實許多…然而,疫情讓「出門」這件「事」在我們的代辦事項裡刪除了,為了配合政策,不但要少出門,每次「出門」也都不得已一定要想一個合理的原因…「外出」失去了它毒品般的魔力,戒斷後的副作用開始出現…抵抗力差的人,就會陷入鬱悶之中,陷入貌似永無止境的哀聲嘆氣。

不過,我覺得不該錯過環境提供的契機:少了以出門當藉口,我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和自己對話,去體會並修正過往生活型態中的雜質,甚至去蕪存菁,留下的正是那些讓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重要活動,而且無論是動態或靜態的活動皆宜,舉例來說:

如果一個熱愛戶外運動的人:像是爬山或慢跑,宅在家的時間肯定也不會讓自己的肌肉退化,肯定會花不少時間訓練自己的肌力、養好膝蓋,為解封後的登頂做準備。如果看電影的人,就算疫情讓娛樂產業首當其衝-新片無法上映,也許會拿出過往的經典複習,反覆觀看自己喜歡的段落、喜歡的演員,試著去體會導演的運鏡或每個場景如何設計,未來續集上映或同類型電影推出時,坐在戲院就多了幾分觀影樂趣。如果喜歡旅遊,也許早就已經在清洗行李箱跟清點旅行用品組、精算資產配置或努力存錢,並在網路上用Google map標記好重要景點,預先規劃解封後好旅遊的順序…只想打電動,也應該會有不同的心境,是爬天梯到大師階級?還是打到稀有裝備,或者衝到生涯最高的等級?

疫情,就像是生活信仰的試劑,一翻兩瞪眼,沒有偽陽性或偽陰性、沒有藉口、更沒有理由,如果今天我們自認為的「興趣」在疫情發生後都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參與,那我想多數這些所謂的興趣充其量都只是「打發時間」,只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時,拿來塞滿空檔的活動,這類活動是空泛的、缺乏營養的、多做無益,就像在正餐之間吃的洋芋片或喝的汽水,這些事情就像是過往「出門的理由」,當然,如果你力推的宣言是:耍廢救國,那也許你會甘之如飴,但其實很多人只會對著電視機生悶氣、或者左手拍拍右肩膀安慰自己,卻始終搞不清楚原因…

原因是:它們偷走我們的時間,只為當下的快樂,卻無法衍生出更多的迴響和體會,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僅有這種程度的參與,就容易感覺「無所事事」,甚至我相信早在疫情之前也不難察覺這種困境,那些「有點無聊的週末」、「不知所云的早晨」都是,只是現在時間被放大、空間卻限縮,與其看著窗外倒不如看看自己的內心:我能做什麼。

有一句話說:「教育就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我想,沒人可以準確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絕對有能力知道自己每個時間該做什麼或將要做什麼,多數人有幸不用站在前線與病毒對抗,別浪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用疫情測試自己的信仰。

禁得起時間與空間的考驗所留下的興趣,最終會演變成很不一樣的東西。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