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3-08-17 下午8.11.37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靠北!三小啦!我怎麼在寫這個YouTube影片的影評啊?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就像我也沒想到單純好奇想看看大家都在討論的影片,結果竟然就看完了。而也完全沒想到,本來對這個主題帶有一點鄙夷態度的我,看著看著就想要寫些什麼。

當然,如你還未看過這個大作,底下是影片連結,《山道猴子的一生》分為上下兩集,上集僅有短短的19分鐘,下集卻是完整的45分鐘,總共1個小時的動畫:

山道猴子的一生(上集)

 

山道猴子的一生(下集)


 

觀看之前的想法

截圖 2023-08-17 下午10.24.05
其實本來我以為這影片只是無聊的嘲諷,畢竟它的標題涵蓋了「山道」跟「猴子」,第一直覺想到的便是年輕不愛惜生命的8+9的飆車故事,而在觀看以前,個人認為這標題太引戰了,有點「加深族群隔閡」的意味,畢竟,愛車的人多,年輕愛騎車上山的人也不少(雖然我自己並不是),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好像有失公允,身為「職業的」別人喝湯我愛喊燙的人,自然而然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本片就是嘲笑一群尚未財務獨立卻又愛炫耀、虛榮的年輕人。

實際看後,本片確實也符合上述的描寫,唯獨「嘲笑」二字我並未看到,事實上,它的平鋪直述、毫無感情的電腦配音,有如念台詞一般簡單呈現的60分鐘,更像是一件「社會觀察」或「某類人格的縮影」,也因爲跟我想像的落差太大,不得不寫點什麼、說點什麼。

 

看完《山道猴子的一生》之後
就好像人們說死前眼睛會浮現人生的跑馬燈一樣,《山道猴子的一生》其實在片名就說穿了故事的走向,這個年輕人的一生將會在60分鐘結束後過完,這60分鐘之於人生,就像是意外地發生之於斷氣前的毫秒一般,可以沈重、也可以輕微。就像那句俗話:

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片尾實況主拿行車記錄器的畫面來大開玩笑(事實上,我也會這樣做),正是這隻猴子的「輕於鴻毛」的一生,而那「重於泰山」的又是什麼呢?也許是相對於旁觀視野以外的主觀意識,那被猴子自己看的比金錢還貴重的「自尊」。


 

自尊 - 男人不能沒有,卻又不能承認的東西

截圖 2023-08-17 下午10.19.30
《山道猴子的一生》裡面,不斷出現卻在片中隻字不提的,就是「自尊」,而這裡尤指男人的自尊。男主角在一開頭緊咬著自己對玩車的見解,以及也許並非出自惡意的貶低朋友以抬高自己的說法,全都是自尊心的展現,他想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那台貸款也要買下的二手重機、無關金錢都要改裝的決心,再再證明在這隻猴子心中,有了好車、好東西,就會有仰慕者、好馬子。

而確實,他也(短暫地)得到了。

在年輕懵懂的年代裡,猴子靠著物質贏來的愛情,卻不知道最終也將因為物質而輸回去。這裡展現出主角幼稚不成熟的報復心態,似乎要靠著輿論壓力來毀掉欠錢不還又戴綠帽給他的粉紅妹,殊不知,看戲的鄉民比相挺的兄弟還多,在名為報復、實為討拍的貼文底下,猴子喚不回更多關注,因此陷入自噬的情緒泥沼之中...

記得美國脫口秀藝人Bill Burr曾說過類似的概念:「男人會做的事情就是壓抑自己的情緒,有很多時候我們其實都躲在廚房裡偷哭,但這種事情不能讓任何人看到!」

Bill Burr Interview: “I've Made Every Mistake You Can Make”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雖然本片只是一個電繪風格的簡易動畫,但魔鬼藏在細節之中,在猴子與兩位女友之間的文字訊息中,即便文字看起來硬漢,但猴子躺在床上的表情卻是淚崩,情緒無從發洩,自尊來自於自卑,但真正導致猴子走上悲劇性一生的,是現實。


 

物質 - 本應是幸福的工具,而非人生的目的

截圖 2023-08-17 下午10.18.50
有趣的是,即便兩集《山道猴子的一生》下方的網友留言裡,總會有不少網友對這樣的人設嗤之以鼻,但在作者的動畫之中,我們卻可以看見這隻猴子不同的面相。

在朋友眼裡,有妹又有車,他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典範(當然,身為朋友也看得出來他偶爾豪洨)。在超商店長眼裡,他是一個有別於其他年輕同事的「負責任員工」。更有甚者,即便本片對白充斥著國罵、髒話,猴子在工作上的態度卻彬彬有禮(當然,語氣基本上每個人在這部片中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因此這裡的「有禮」單純從台詞推斷),對奧客雖然內心有怨言卻也認命服務。

截圖 2023-08-17 下午10.22.24

然而,這些「正面的回饋」卻沒有在猴子心中造成正面的漣漪,反倒創造出一種矛盾,受到兄弟羨慕的反面就是同儕壓力讓他無從宣洩,工作上的肯定成了內心的不平、奧客造成的悶氣,則轉化成在山道上飄車的衝動,本該讓人舒壓的休閒娛樂,卻又同樣因為同儕壓力、社群平台造成的比較心態,反向壓回追求虛榮的猴子身上,他想花更多的錢、獲得更多的關注,而這些「慾望」所造成的成本,加大財務缺口,加大心理壓力,加大虛榮,就像是麥克風離喇叭太近會發生什麼事?

後者發出的聲音被麥克風收音,收到的音又從喇叭裡加大播放,最後會發生尖銳刺耳的噪音。

這叫做回授現象( Feedback ) ,猴子的一生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開始,卻因為一連串的選擇最終創造一個負面增強迴路,萬劫不復。但無論是猴子還是浪子,仔細想想,有沒有回頭上岸的一天呢?


 

結語:打破宿命,還是得靠自己醒覺

截圖 2023-08-17 下午10.23.17
我知道煞有其事的寫一篇影評,好像有這麼一點大砲打蚊子的感覺,但我也不得不承認,人生至今的某個階段,我也當過幾次憤怒的猴子,不確定未來會不會又退化成猿類,但這種進化的過程,或戒慎何時會「退化」的心情,讓我想寫點東西。

這種強烈的共感特別發生在主角與兩任女友的對話裡,無論是過去種種導致像是創傷症候群的疑心病,還是明知經濟不允許卻又想要裝闊的自卑心理,都或多或少的提醒了我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他,只要對物質、對外在條件、乃至於社交平台稍微降低了免疫力,加上現實面的打擊,例如財務困難,最後,再拿走讓你能走下台階的梯子,那就是逼上梁山,在山道上,就成了命懸一線的笨猴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