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之死》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yleNL
《專業之死》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VZARG
《專業之死》已經看完好一陣子了,卻沒時間坐下來好好寫個心得,原因大概也是我對這本書的印象並不深刻,真正深刻的好像也只剩下我在上一篇《傾聽死亡現場》中寫的部分,那是來自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所說的警世寓言...閱讀完本書,感覺是對這觀念的延伸,但並沒有深掘出太多想像以外的東西...
本來我預期的,是一連串邏輯的演繹跟謬誤的解析,其實我想像的《專業之死》更像是一本「邏輯思考」書籍,也就是利用「邏輯」的角度,教導讀者相信專業、相信專家,犯錯的機率才會相對較低,這也許是不爭的事實,但未必人人都懂,而邏輯也不僅只有「相信專家」這條路,其中可能還有「為什麼某些言論不可信」或者「如何分辨偽科學」等等...
不過本書在這方面讓我失望了,它是另外一個走向。
本書實際說起來有點像是「美國的無知歷史」,作者湯姆.尼可斯是一位政治學教授,從他的觀點出發,介紹美國教育、社會、政治史上的一些荒唐現象,例如美國人對地理的認知是如此的無知、對接種疫苗這種必要的預防醫療如何斥之以鼻、以及美國的學校如何「遊樂園化」,透過各種不同的福利、與學科不相關的措施來「拜託」海內外的學子就讀。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見這個高度民主自由的國家是如何同樣被自己的民主自由給逐步毀滅,原來美國具有為數不小的反「專業」民情,有一群人總是認為專家總是高高在上,以一種優秀白領之姿睥睨相對教育程度較低的藍領階級,階級對立本來存在,但卻因為大學普及化加重,高等教育普及本來應該是一件美事,但林立的學府學店不斷地跟年輕人伸出雙手,這不僅是歡迎,甚至到了諂媚的境界,也因為現在年輕人都是寶、而且選學校就像選旅遊景點一般,他們開始幻想自己「至關重要」,也因為學校太需要學生了,授課內容開始自降水準...被捧到至高天的大學生們就憑著半瓶水的實力跟滿滿的自信,開始在出了社會後無話不說...
惡性循環就此展開,但別忘了還有「網路」的推波助瀾,這個世代的標誌性產品,就是無處不跟人手一機就可以輕易連上的網路,有了這一工具的傳遞,資訊爆炸性的成長,然而很不幸地,傳遞出去的不總是有用的資訊,更有甚者,隨著演算法的邏輯,多數網民僅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錯誤的觀念、荒謬的陰謀論變得根深蒂固的埋藏在有意探詢的人的心裡,也因為人人都可以開口評論的自由風氣,這場反智或者是說人人都可以當名嘴的風氣開始變得不可收拾...
反觀回台灣,看似我們還沒走向美國這樣的境界,但可能也相去不遠矣。打開電視,不管是哪一台,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中立的報導似乎已經不存在,報導內容介紹著某個司法判決,裡面也許是哪個被眾多網友調侃謾罵的「恐龍法官」,其實早在看《專業之死》以前,我就曾經提出許多想法,身為民眾的我們怎麼可能看見民或刑事案件裡的偵辦細節?又怎麼能從未看到的細節裡推論出判決的結果?而同時掌握多項細節的法官在無法做出「網友期待」的判決結果後需要遭受到質疑?當然,我這並不是說每一場判決都不會有爭議,只是認為網友往往是看到新聞的內容就先下評論,而這還是社會怪象中「相對來講較輕微」的狀況。網紅崛起以後,一些莫名其妙背景的人都開始對社會大事品頭論足、一些號稱名校畢業的人也當起教授,開始教起不是該本科專業的東西...族繁不及備載。
最後,做個總結...
這本書說實話是看心酸的,有自覺的人越看越慌,沒自覺的人也許當你推薦這本書的同時就會被白眼道:「是是是!我不看書就是沒文化,所以你現在瞧不起我還要我知道《專業之死》,你怎麼知道我不夠專業?很多知識型Youtuber也都有很大的資訊量...」,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這本書寫給誰看,某種程度,它躺在我的電子裝置裡,像是一根刺、像是瀏覽器打開之後會彈出來的警告通知,它讓我心煩意亂,我想這也許是我遲遲不寫書評的原因,或者也是我就算遲遲才寫也一定要寫出來一吐為快的原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