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bs2hN4-DennOqtNX0TLw.jpg

這本金錢心理學裡講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會有的心理現象跟想法,透過各種現實裡可能會看見或身體力行感覺到的事情來描述...,為了讓這篇書評有閱讀《金錢心理學》的感覺,我仿造了書的內容寫了一段關於我自己上個月遇到的花錢難題...

《金錢心理學》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6IoHO

《金錢心理學》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lAeGB

"事情是這樣的!我上週覺得工作特別的疲憊,連日下雨,又讓我本來就已經破損的防水鞋進水,下班回家的路途最終總是會讓我的兩條襪子濕漉漉的,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的未來,總覺得一輩子領死薪水無法幫我翻得了身,因此我下定決心要開始專研投資理財,但過往的花錢分配裡我從來沒有「投資理財」這個規劃,因此投資理財這項花費,我可能要從我以前拿來分配成「儲蓄」的這筆錢裡面扣除...

正當我思考未來可以靠著股息賺點小錢時,公司裡又出現了許多麻煩的事!然後那一天又下大雨、我的鞋子又濕了!一氣之下,我到了皮鞋店想要買一雙一模一樣的防水鞋,老闆說這次有折扣,這雙鞋只要88折,也就是只剩下3千800多元就可以買到,但更划算的是,如果加買一雙的話,第二件半價!因此我又挑了一雙黑色皮鞋,本來預計4千多元的花費變成6千多,但我卻覺得格外的值得,反正這個月花了太多錢在治裝費上面,就用一點伙食費補吧!多吃家裡,伙食費也省下來了!邊想,我邊用Apple Pay結帳買了兩雙鞋。

然而,過了幾天,當我穿著那雙黑色皮鞋走進公司時,我總覺得鞋子看起來讓我的腳特別的大、鞋型也不怎麼好看,然後我看著我的記帳app,沒想到還沒到月底,我這個月分配給花用的錢竟然已經所剩不多了...當然也沒有錢投資理財了。

以上,是我上個月真實發生的事情,加上輕微改編而成的,內容相當無聊,但我相信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煩惱跟抉擇,事實上,對我自己來說,上面文章的內容其實「很少發生」,但近兩個月不知道怎麼患了失心瘋,連兩個月還真的為了「下雨」這件事買了兩次鞋,一次休閒的、一次正式的...然後又買了許多不同的、似乎用不到的東西...直到連續兩個月,我給自己分配的現金出現「赤字」,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金錢分配好像出了點問題,而這本書的出現,正好解答了我心目中的許多疑惑。“

先說重點
本書在最後幾個篇幅裡,直接了當的說明了:在一個完全理性的世界裡,我們的財務決策不該考量的因素有哪些,以下直接節錄至書中內容:

1.特價或節省多少錢或在購買此品項的同時,花了多少錢購買另一個品項
2.對錢進行分類、花錢時想著來源以及對各類錢的感覺
3.付錢的輕鬆程度
4.看到的第一個價格或以往買過的價格
5.所有權感
6.一件事是否看起來很賣力
7.我們是否屈服於當前的誘惑
8.只比較一項商品、體驗或小機件的價格

以上幾點,我原封不動的雙手奉上給各位,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把這本書買來,仔細研讀,部分的概念我也不就特別贅述,但是,由這8點看來、再回頭看看我的故事,就會發現其實在日常生活的決策中,我們根本離不開這8項「不該考慮的因素」,配合著我自己的故事,可以看到我在上個月裡做了哪些「不理性」的決策...


1.特價或節省多少錢或在購買此品項的同時,花了多少錢購買另一個品項

“老闆說這次有折扣,這雙鞋只要88折,也就是只剩下3千800多元就可以買到,但更划算的是,如果加買一雙的話,第二件半價!”

因為特價而多買一雙我可能不會馬上用到的黑色皮鞋,其實就是遭遇了第一點說明的問題,本書花了不少篇幅介紹了價格的陷阱,其實我們需要看到的不是「省下多少錢」而是「實際花費了多少」,如果我今天買鞋的預算就是4千,撿到3800元的優惠價格我應該就會滿意,但為了「另外一雙半價」的優惠,我總共花了6千多...等於是多了兩千多塊不必要的花費,本來以為的節省,反而變成額外花費。

2.對錢進行分類、花錢時想著來源以及對各類錢的感覺

“反正這個月花了太多錢在治裝費上面,就用一點伙食費補吧!多吃家裡,伙食費也省下來了!”

書中的前半段就講到了一個所謂的「心理帳戶」的觀念,當我們在分配自己的錢時,我們習慣將它在心裡分門別類,例如:我這個月可以花的伙食費大概是3000元、娛樂交際費是5000元等等,但其實錢就是錢,都是同一個來源,書中介紹「錢的分配」方式有好有壞,但「心理帳戶」常見的壞處就是:我們會偷偷挪用某一個帳戶的款項到另外一個帳戶,然後欺騙自己稍稍調整一下沒有關係,就像我自己認為的:少吃一點省點伙食費,多花一點在治裝費一樣。

3.付錢的輕鬆程度

信用卡、電子支付的誕生,一方面是便利了人生,但其實也減少了「花錢之痛」,我們不用從口袋或皮夾裡掏出白花花的銀子跟鈔票,只需要「嗶嗶!」一聲,錢就出去了,試想:

“邊想,我邊用Apple Pay結帳買了兩雙鞋。”

這個瀟灑舉起手錶靠向刷卡機的動作,換成掏出6張小朋友,我是否會猶豫了更久?是否感受到花錢之痛後就會花起錢來更加小心謹慎一些呢?花錢之痛可以緩解,但最終得面對,信用卡的帳單一來,我還是得痛一次,但說來有趣,當我們收到帳單、看見條列出來的項目以及一大包金額時,我們意識到這筆錢已經出去,跟親自拿出鈔票來付款的當下比起來,仍然沒那麼心痛...

4.看到的第一個價格或以往買過的價格

第四點是有名的「錨定效應」,也就是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來自於我們曾經或第一次看到它時的「價格」,過去我曾有買這雙鞋的經驗,也因此在我心目中,這雙防水鞋就等於4千多元的價值,如今我又看見了這雙鞋,也不管它是否有推出更新一代的鞋款或者是防水科技是否真的那麼值錢,我已經認定了它值多少錢,而這個金額再往下殺時,我感覺自己撿到了便宜,但真的有便宜嗎?還是其實這早就已經不是值得花大錢買的黑科技了呢?

5.所有權感

在以上的故事裡面,「所有權感」的概念其實沒特別展示出來,但如果今天要我把這兩雙總共6000多塊的鞋子出售,你猜我會賣多少錢?(當然,指的是兩雙鞋我都還沒穿過,也剛好有一個或兩個人品味以及腳的尺寸跟我一樣)。與「所有權感」相關的兩種效應,分別為「敝帚自珍效應」以及「損失趨避傾向」,敝帚自珍很好理解,就好比我們擁有的東西,通常會被我們賦予過高的價值,就如同這兩雙鞋一樣,當我轉賣時,我會認為它們的價值是兩個產品的原價(或這更高):兩雙各自為4千多塊的鞋,但這兩雙鞋值得花8千塊購買嗎?肯定只有我自己覺得...因為某些層面看來,「已經擁有這兩雙鞋的我」,不會想要否定它們的價值(否定不就承認自己是冤大頭了嗎?)

另一個跟所有權感有關的,叫做「損失趨避」,這和「沈沒成本」有關,意即當我們已經花了某些成本,我們會趨向「加碼」來讓這筆投資轉虧為盈,但如果一開始沒有投資這筆金額,我們追加成本的傾向就會降低...如果用我的故事舉例,假設今天我新買的防水鞋壞了,廠商說需要用商品1/3的金額維修,那考量到我已經花錢買了這雙鞋,我追加維修費用的機會就變高,因為對我來說,我只看見了1/3的維修金額成本,卻沒意識到那一雙3千多元的產品也是成本(當然,如果剛買鞋就壞了,我還不氣炸)。

6.一件事是否看起來很賣力
7.我們是否屈服於當前的誘惑
8.只比較一項商品、體驗或小機件的價格

以上三點,在非理性的消費者眼裡,都會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第六點的「看起來很賣力」,是在說明我們習慣性花錢就要「多享受一點」,例如鎖匠開鎖,如果開得太快、太輕鬆,消費者不會因此感恩,反而認為自己花的錢不值得,而遇到開鎖較久的鎖匠,即便可能是因為技術不精,我們還是「受寵若驚」,願意多花一點錢請他,本書在幾個章節裡也說明「公平性」「費力程度」亦會影響我們花錢的意願,當我們覺得某一項優惠對我們不公時(但其實仍然是優惠),我們就會選擇不消費(例如:當我發現第二雙半價不是只適用於VIP客戶,而是新客戶也有的優惠時,我可能會因為覺得不公平而選擇不買...但最終你也知道的,我還是買了)。而屈服於當前的誘惑,則和「自制力」有關,因為折價而產生「情緒性」或「衝動性」的消費,而最終導致「無法儲蓄」或者是「儲蓄不足」等現象(例如我本來想把省下的錢作為股票投資,但最後因爲折價買的兩雙鞋讓我沒錢投資...)最後,比較某一項商品、體驗或小機件的價格,指的是我們常常過分看重其中一項特質,而「過份側重金錢」,認為這個好東西肯定非常值錢,用我的例子來說,就好像我很在意「防水」這件事,而願意根據這個特點而多花一點錢...

綜觀以上幾點,你也許會發現,要做到完全不考慮它們幾乎是「完全不可能」,但本書透過每一項心理現象的剖析,告知讀者會有這些想法的前因後果,並且提供可能的解方,來破解我們在消費時被蒙蔽的雙眼或看見的錯覺,《金錢心理學》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工具書,它迫使我回頭思考花錢的每一個當下跟事後的感覺,期望做出改變,起碼我知道在這個月...當我看見上個月買鞋的「花錢之痛」以後,我會節省一點...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