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kfARaDKV76rzSXH_-Q.jpg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實體購書連結:https://r10.to/hy47U7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電子書連結(首購折100NTD):https://r10.to/hVGnCJ

這本書,從知道它以及它的作者-年輕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事件後,一直到最近,我才把電子版的書看完。會拖了那麼久,撇開讓人惋惜的新聞,我希望我閱讀的情緒不要被真實事件給影響,但即便事隔多時,文字的力量依舊很強,書本的內容依舊很沈重。

房思琪的心理世界
閱讀本書的時候,我其實非常的訝異,我很久沒讀過那麼「文學性質」的小說了,作者的用字跟描述對我來說都好像另一個時代的人,但這非貶義,她的文筆就好像一台意象印表機,把所有的場景跟感覺都鉅細靡遺、清清楚楚的印在書頁上。我看的書不多,但上次讓我看書有這種感覺的時候,竟然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具體來說,我無法評論這種「文學滿溢」的感覺,也許在一些人的眼中,這像過分賣弄、堆砌辭藻,我不否認,但也無法完全贊同。過分堆砌辭藻的小說有一個現象,文字本質上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林奕含筆下的房思琪不然,她的每一個形容都精闢到位,她寫感覺、寫光影、寫回憶、寫時間,文字都像洗鍊出來的一樣精準,而就因為這種「細膩過分」的文筆,作者開始寫強暴、強暴者的心理、施暴者的想法、扭曲的愛、以及誘姦時...對讀者來說有多可怕的難受。

被害者扭曲痛苦的心
我想無需特別解釋,多數人也知道書中講述的是一位年輕女孩遭到補習班老師誘姦、強暴的故事,而事件發生在懵懂的13歲,對一個崇拜老師的女孩來說,遭到老師強暴,卻無法把痛苦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閨蜜,因為社會的風氣,總會檢討被害人、總會認為乾淨的女孩被強暴後就「髒」了,甚至在事件發生後冷言冷語,認為犯賤的是女孩,而非加害者。光是提到故事的主軸就如此讓人痛心,但作者很巧妙的加入另外一位同樣受到性暴力脅迫的成年女性、以及其閨蜜的角度,來展示一個大主題:

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

無論是周遭的男性、還是同樣性別的女性,針對性暴力事件,都未必會站在受害者方。透過作者的描述,讀者可以看見主角一步一步走入深淵,從一開始的自我否定,到後來只能順應接受事實,把「強暴」當作「愛」,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房思琪的掙扎,看到幾段文字,她試著喜歡老師、服務老師、然後用老師的邏輯去解釋這場病態的關係,身為讀者,越看越噁心,這種噁心是生理的,就好像領養一隻小奶貓,讓她不吃不喝、用水試圖將她淹死,然後把她痛苦的巴著你的行為當成愛你的表現...,當房思琪掉入黑洞以前,卻似乎完全沒有逃脫的機會,也許是因為主角纖細的內心、也許是她高貴的自尊,每一次幾乎要脫口而出的時刻,我都希望能幫她開口,而最終事件揭穿,所有的人都開始嫌棄女孩髒的時候,讀者一定也會跟我一樣氣著跳腳,想要跳出來幫忙解釋,沒錯!我相信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想要幫助柔弱女孩的正義感,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道出了另一個我沒想到我會面臨的問題,也許,我也是「加害者」。

加害者暴力的行為與言語
這本書我讀起來非常不舒服,不僅是因為書中的主角被迫害強暴,身為一個生理/心理男性,作者描述著書中男性時,同樣刺痛著我。例如男同學覺得房思琪是如此的高冷、有距離時,例如當作者跟著書中的角色一起責備書中受害者「很好上」的時候、當網友嘲笑某些受害者其實自己也很享受的時候...我看見我自己,或者想像得到自己可能會說出來的話語,閒言閒語不需要力氣,冷眼看著別人的悲劇也不用付錢,也因此我們都成了加害者,讓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讓受害者自身把他們藏好,剩下的人就可以快樂的過日子...,這是我讀這本書受到最大的打擊。甚至,在一些書中的描述:李老師和其他補習班老師討論年輕的女生如何攻克、李老師想著要怎麼讓年幼清純的女孩對他死心塌地的劇情...這些故事、這些場景,其實我曾經在現實生活中輾轉聽過,甚至就是我身邊的朋友,而當時,我只是笑笑認為這都是故事、這都是自我吹噓,但回頭來看,不禁冷顫...,也許,與未成年女孩性交的禽獸、誘姦的掠食者,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甚至有自己的家庭、甚至充滿魅力,甚至是某個領域德高望重的學者,整個社會,就像是這些人的狩獵場,房思琪的故事只是冰山的一角。

房思琪是不是林羿含
書閱讀完了,難免還會走回到這個問題。事實上,在閱讀本書的同時,我實在忍不住,又上網查詢了幾年前這個新聞的幾個細節。

作者確實有著令人著迷的文筆、也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而故事中的老師、主人翁房思琪,跟現實生活的林羿含幾乎沒有什麼差異,人物設定雷同,閱讀起來心就越吃力,無法想像這樣一個文壇新星、美麗的女孩就這樣隕落。但當《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閱讀到後半段,我可以看見現實跟故事的差距,也慢慢感覺到杜撰的成分,林羿含亦將其他受害者的狀況寫進書中,讓《房思琪》更加黑暗、更加萬劫不復。然而,話說回來,這本書是否能成為陳星誘姦林羿含的證據?畢竟,它不是一本傳記,事實上傳記也未必都是真實的情境,更別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本小說。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沒有起頭的事,又怎麼會有這本書?沒有因,哪來的果?身為一個第三人、一個讀者,我只能下模稜兩可的結論,甚至只能說「信者恆信」,因為沒有證據的事,不該成為定調一個人有罪無罪的標準,但我可以很確定的說:

房思琪不等於林羿含

但她等於所有的性暴力、她是所有這類型事件的縮影,而且我相信這類型的事情不斷地發生、每天都發生,就在林羿含事件後,有一位衛生局的女員工跳樓自殺,其背後的原因也是被有婦之夫的執行長強暴,心理無法脫身,這位員工在臨走前寫到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她說到作者是如何準確的描述到她的心理、她無法放下的自尊心,所以,當我們這些不相關的人在嘲笑被害者為何不拍拍屁股走人時,應該想想,這是否如此簡單?

結語
看完這本書的幾天,我的腦袋一直都很亂,感覺自己看一些事情的觀點改變了,但行為卻還是依然故我,但這一種悶悶的感覺一直揮散不去,我很想問問作者,關於書中的細節,但我不會想知道它有多少成分是真實的事件,我相信對作者而言,它就是全部、它就是社會,它是100%真實的描寫,也許不是針對房思琪這個人,而是所有的被害者。我很想請她看看世界美好的那一面,但我也好像也沒資格要她面對美好,忘掉悲傷,這本書,這些文字,用它們的無懈可擊的邏輯,把世界寫到一個死胡同裡去了,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我一個朋友說,她看過作者的專訪,她說她就是要讓看的人不舒服...她做到了,但我不喜歡。而作者的永遠離開,也不管讀者的喜不喜歡。這本書是一個惋惜,它在我心裡留下一根刺,讓我常常回顧、時時在意的刺,而我懷疑應該被扎上的人,是否真的在意?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