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吸引力法則:失落的致富經典作者所有論述完整收錄,追求財富,邁向卓越,極致健康,召喚宇宙大智慧讓你夢想成真的終極指引
The Law Of Attraction
作者:華勒思.華特斯
譯者:馮國濤
出版社:布克文化
出版日:2024/05/11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購書連結,請點我

在閱讀《吸引力法則》以前,偶有遇過不少對於這個思考哲學的信奉者,但過往我總是不以為意,因為曾經聽過多數關於法則的引述都貌似無稽之談,但今天,秉持著:想成為一個全面的思考者,似乎不能因為別人可能錯誤的引述而放棄了解一套完整理論,的心態。我決定好好閱讀華勒思.華特斯所創造、讓眾多成功人士所信奉的「吸引力法則」,而它確實自成一套讓人信服的思考原則。

 

《吸引力法則》歷久不衰的原因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作者華勒思‧D‧華特斯(Wallace Delois Wattles, 1860~1911)發明了「吸引力法則」,從他創造這個思考哲學以後至今已經過了100年,這項法則之所以能風靡全球,我認為根本的原因是「它很簡單」,這項法則也似乎很好執行,而它最終能獲得的結果則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幸福、健康、以及成功。

實際閱讀《吸引力法則》之後,我必須承認書中的理論自有其道理,但在實際分享幾個核心價值以前,我也想簡單地描述一下這個法則的「侷限」(事實上,本書的譯者也在序中提到),首先,書中習慣用「科學」二字,但現今的科學驗證講求更嚴謹的實證,因此,華勒思‧華特斯提到的「相似的原因可以產生相似的結果」,事實上,更像是經驗法則。另外,吸引力法則的論述基礎是「二分法」,這也與今天的價值略有牴觸,現在的我們更崇尚「灰階思考」模式,也就是光譜上不會只有黑和白。

不過,有趣的是,就因為「二分法」以及「經驗法則」,反而是現代人閱讀《吸引力法則》可以受益的地方。


 

《吸引力法則》裡的化繁為簡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本書的篇幅不長,卻涵蓋了:心想事成的秘方、致富的密訣、成功的秘密、甚至是維持健康的方法等。以上的內容,它幾乎需要自成一本著作,但光是一個一百年前的法則就能詮釋每一件事,這不是很神奇嗎?

確實很神奇,而我認為《吸引力法則》能做到這些的主要原因:化繁為簡。

簡言之,吸引力法則強調的是「複製成功」,也就是前述的「相似的原因產生相似的結果」,這項簡單的策略,就算細思以後有些邏輯上的缺陷,因為有些成功可能來自於偶然,但《吸引力法則》更著重於「讓成功變成一種習慣」,也就是當這件事每次做時都能獲得好處,為何不做?

與「把成功變成一種習慣」的信念相輔相成的,是「二分法」。這種做法似乎讓我們更「一意孤行」、「剛愎自用」,事實上,作者自己在著作中甚至提到:不要去閱讀、去理解那些與他的成功原則相反的文章,「相信自己」比一切都重要,如果你閱讀任何讓自己遲疑的內容,豈不是打破「吸引力法則」裡的基石?但是,一意孤行的相似詞也是「堅定的信念」,回頭看看現在的氛圍,太多的資訊充斥在各大媒體平台、各種線上線下的媒介,今天,當你接收到一則「新聞」時,為了避免受到欺騙或操弄,是否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考證、交叉比對?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於是,話說回來,若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成功哲學」,讓我們專心致志的往目標前進,何來需要那些擾亂我們思想、促使我們懷疑自己的資訊呢?其實,吸引力法則更像一個無神論者,雖然它認為有一個更強大的智慧存在體在接收我們的回應,但這個更高層級的存在不需要人們獻上什麼,僅需要保持「相信」,宇宙就會回應你,而所有的遲疑、困惑,就會斷了與神明的連結,自然而然就會「失敗」。

所以,是的!《吸引力法則》是二分法的法則,因為「成功」跟「失敗」中間有其他的可能,它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概念。但這些「比較級」,會讓我們不願意相信、分心去思考太多而忘記執行。其實,從「相對中取絕對」這種思考模式,我也曾在楊定一博士的《時間的陷阱》中看到。儘管基本概念不同,但這種「絕對」的狀態,讓讀者可以探究另一個吸引力法則裡強調的重點,現今也被許多人推崇的自我覺察方法,那就是「冥想」。


 

《吸引力法則》裡的「念想」,與冥想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相信自己可以達到一件事有時候沒那麼容易,畢竟人的心理兼容了「理性」與「感性」。吸引力法則中提到的「念想」,就是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會成功」以及試著跟宇宙溝通的思考模式。而就算起頭不同,但「念想」的最終結果卻跟「冥想」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透過察覺自己的想法,透過正念的思考(雖然《吸引力法則》裡強調的更像是「正向」思考,也就是刻意思考正向的事情),我們更能達成心目中想達成的事情。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而就如我開宗明義所說,《吸引力法則》一書涵蓋的內容之廣,其中有些主題甚至會需要別的書籍來「專題」討論,而所謂的念想以及「一心認為自己可以達成某件事」的狀態,在一本名為《另我效應》的書籍中便有提到,它要求運動員們透過想像自己是「另一個版本的自己」,來釋放意想不到的潛力,因為,人的能力有限,想像力卻是無限的!透過轉換自己的形象,我們確實有機會激發出更強大的心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當你自己選擇相信以後,你所相信的東西終將隨之而至。

不只是邁向成功,念想甚至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吸引力法則》甚至能讓你身體健康?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若早在我尚未打開本書以前,我肯定會笑稱這一切是無稽之談。但實際上作者提到的靠著《吸引力法則》達到的「身體健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修行在個人」的「概念性」描述,其內容確有幾分道理。就像是冥想一樣,華勒思‧華特斯要求我們跟自己的身體溝通、試著去感受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這看似毫無根據的「對話」,其實是一種「減壓練習」,就好像前些日子才分享過的《腸躁症超圖解》中壓力導致的腸躁症狀其實有時跟大腦有關!因為「腸腦軸線」讓兩個器官相通,腸胃不好的人容易緊張,反之亦然。透過「相信自己的身體健康」,看似有些玄的作法,確實有機會建立自己的信心,克服因為情緒造成的身體不適。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另一方面,《吸引力法則》對於「飲食如何影響健康」的建議,也同樣放諸四海皆適用,不要過度飲食、吃原型食物等,都是很好的健康提議。而書中提倡的:餓了吃、不餓則不吃,這種看似廢話時則真理的內容,也在《能量悖論》一書中被證實,因為,我們以為吃的營養而狂塞營養食物有時未必健康,因為細胞中的粒線體就像一個處理能量的工廠,當太多的需求出現時,能量工廠也會出現無法消化吸收的窘境。

因此,在飲食量、食材選擇上,「吸引力法則」也提供了一個化繁為簡的解答,至於我提供的其他書籍連結,則是與吸引力法則互相支持的科學論點。我超譯了《吸引力法則》嗎?不盡然。


 

結語: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很抱歉地,我並沒有特別描述吸引力法則中也許最為人稱道的「致富的密訣」、「成功的秘密」。其一也是因為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富有且成功的人士,但從如此多的人推崇這個法則,不難看出「宇宙是如何做出回應」,在生意、職場上,因為選擇相信並專心致志地想要完成你所相信之事,自然而然會吸引到一群願意相信、甘心投入全力與你一起賺錢、一起努力打拼的生意夥伴。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

因此,我相信《吸引力法則》是一套化繁為簡的哲學,儘管我不會完全同意書中的觀點,它的概念卻無法否定,在一個資訊發達、無從考證的年代,與其花費力氣去查證,不如低頭看見自己有什麼、想要達成什麼。吸引力法則也不像是我以前認為的「為了功利主義而生」的進步哲學,作者希望信奉者能夠善良、能夠對身邊的人友好,就算追求財富,也能促成社會進步。但書中也提到了「世界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等觀點,當然,作者並不是鼓勵環境破壞,但在那些功利主義的人眼裡,才是真正超譯了書中的概念。我認為作者更想強調的是,與其去過度思考一些已經發生的負面事實,不如著手正在發生的事情上吧!

所以,成功很難嗎?絕對不難,記得,要先「相信」,相信自己會成功、相信成功不難,只要勇敢追求,幸福必將到來。

 

ⓞ延伸閱讀:書評-《灰階思考》:癌大教的不只是觀股票,而是觀人生

ⓞ延伸閱讀:書評-《腸躁症超圖解》:緊張就腹瀉、壓力大就跑廁所?了解腸躁症三大關鍵,恢復減壓人生

ⓞ延伸閱讀:書評-時間的陷阱:每個人各自的「醒覺」機會

ⓞ延伸閱讀:書評-《能量的悖論》:不是吃得不夠,是你的能量工廠正在面臨罷工...

 

書評-從《吸引力法則》中看見化繁為簡的成功哲學《吸引力法則》購書連結,請點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