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這本書出版了好一段時間,我一直遲遲未讀。最主要也是因為已經有好一陣子看了不少心理層面的書籍,對「界限」的概念自認略通一二。

實體書購書連結(樂天書城):https://r10.to/hzUTBW

電子書購書連結(Kobo)-首購可抵100元(只要79元):https://r10.to/hzuQFG

什麼人該看
我不是專業的心理醫師,當然也就無法準確地告知哪一類的心理狀態看這本書會得到慰藉,如真有心理上的難解問題,也建議還是與專業人士討論較為慎重。但根據我的觀點以及理解,如果你今天覺得活得很辛苦、日子過得很累,甚至於總認為自己是為了別人而活、每天都在處理他人委託的事情,也許你就是這本書的主要TA(Target Audience)。

undefined

什麼是「為別人而活」
為別人而活,不僅是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更有甚者,是「行動」。我這裡用的「行動」在沒有心理界限的人的身上,其實是「反義詞」,也就是常常受人之託不知道如何拒絕,乃至於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作息、決策,就好比一個情感上處處被壓榨的廉價勞工,滿足雇主的所有要求,卻未得到應有的酬勞或待遇。儘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要「為自己而活」,但在沒有界限的情況下,卻很難讓這些人抗命或拒絕,其實在深入一點的狀況,也可以稱作「情緒勒索」,也就是被一個很重要的情感上依賴的人給綁架了注意力,時時刻刻想要滿足這個人的需求,而在對方不理你的時候感到患得患失、給予你反應時又反應過度…,你的價值好像只剩下這個人嘴裡的價值,就像是渴望得到父母稱讚的小孩,你需要對方的肯定才能滿意。

本書也從成長背景等層面分析原因,其中「功能型小大人、情感型小大人」是我最能感同身受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在一個家庭系統中,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但當角色的界線變模糊或消失時,家庭成員就會跑到不屬於他的位置去執行工作,此時會出現「親職化」的小孩,也就小大人,孩子頂替了父母應該做的工作(照顧弟妹等、維持家庭和諧等等)。另外一個家庭份子扮演不屬於自己角色的例子是「情緒配偶」,也就是當父母關係不好或離異時,有時家中的孩子可能會取代離婚後的父親或母親的配偶角色,與其中一方交心(例如聽離婚後的母親說:男人都是爛貨之類的),這種逾越自身角色的行為乍看之下成熟,但也可能讓孩子承受了不屬於他年齡層或者是根本就不屬於他的壓力。

從家庭與文化開始的影響
除了家庭因素,職場上、感情上當然也會有情感勒索或者界限模糊的情況。其實套用如上「親職化小孩」的概念,在職場上,沒設下界限的人往往做了不屬於他自己職位範圍的工作、感情上則可能不單是情人的角色,甚至成了對方的父母,過分照顧對方的起居。而文化層面,則礙於國人從小被教導「忍耐」是美德,有了這個前提「制約」,時常在家庭、工作、愛情之中,「無法忍耐」加深了拒絕的罪惡感,也就害怕拒絕、害怕與人設下界限。

 

為什麼不能別被勒索
說得簡單,但就像是學生時期的被霸凌者,心理上的霸凌也很難說斷就斷,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失去的依賴心情。本書中舉的幾個例子,主人翁往往在「幫助與不幫」之間做掙扎,如果幫忙:那就得持續的投入金錢或時間,這會讓自己受到損失,但反之,如果不幫:主角自身會感到無盡的愧疚感或罪惡感、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會覺得落寞(不被需要)。這也是這個糾纏難解的原因,因為當事人確實能在這個惡性的循環中感到「慰藉」,而這股感受也成了加害人利用他的方式以及藉口。

而本書也用了卡普曼的「戲劇三角形」理論,也就是迫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這三個角色的關係可能會對調以及重組。在被過分要求時的主角也許成了受害者,但當完成對方要求的內容時,自己感覺就像成了拯救者,而當拒絕對方無禮要求時,自認為迫害者的感覺又會出現,也就掉進了難以逃脫的循環之中。

undefined

如何設立界限、擺脫勒索

「我」最優先
同樣是說得簡單,可要擺脫束縛設下界限,確實需要長時間的自我體悟(親身感受過)。「我」最優先的方式,不僅在《心理界限》中有提到,我也用我自己的方式提就一些建議:

1.我的時間:設立原則就像是寫下自己的時間表,然後在心裡面把這些事情想的跟「幫別人做的事情」一樣重要,我用的方式很荒唐,但也很有效(對我來說),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很重要的別人」,也就是當我空下這段時間處理事情時,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要先有這樣的覺悟,才能確定執行。

2.我的原則:這是從一本名叫《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書中讀到的,雖然其中的內容多半是無可救藥的自信喊話(咦?),但其中一段「確立原則」是一個很棒的概念。就像是設定「我的時間」,「我的原則」可以想像成對你來說「重要關係人」不可動搖的事情,例如:「我的原則就是不超過11點還跟朋友在外喝酒」,但必須強調這樣的「原則設立」並不簡單,因為往往沒設立界限的人,已經「被迫」要求做許多不情願做的事情了,要突然改變習性肯定會因為怕被對方責備而退縮,所以我這邊建議的「原則」是需要特別設計的,在《大腦使用手冊》這本書中提過的「跳脫當事人」,也許是最好的例子:當事情發生時,請用第三人的視角去觀看這件事,然後從中做決定。利用不同視角,要看出不合理的要求就不是那麼的困難,而「原則」就可以從中設立,回到剛剛的主題:


「我的原則就是不超過11點還跟朋友在外喝酒」


用第三人稱的標準來看,偶爾陪朋友超過11點也是合理的,但太平常對身體跟精神不好,所以可以把原則改為:


「我的原則就是一個月內不能超過一次陪朋友在外喝酒到11點」


換句話說,用減少次數來逐漸擺脫不合理,另一方面,卻也不只是單純的減少次數,而是達成平衡。

3.我的目標:第三點是我更深的體悟,那就是找到「目標」。本書其實也有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德雷莎修女為了照顧別人而過著清苦的生活,那她是否也是沒設立清楚的心理界限呢?其實「界限」的概念,在於當事人是否在「享受」這個過程,以及在之後會不會有患得患失、或者是感覺自己的事情被耽擱的感覺,而在我個人的經驗裡,這種感覺很大的來源其實是:沒有事情會被耽擱,也就是失去了自己本來應該要有的生活重心。「罪惡感」跟「被需要」兩個關鍵詞是心理界限存在的原因,前面兩項都是為了擺脫「不好的感受」,第三項我想強調的是從另一端去打破這樣的循環。在我過去的日子裡,「被需要」的感覺美好到讓我認為取悅別人是我的精神糧食,卻沒想到定神思考之後,我其實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目標,當心情平靜下來時,竟然沒任何事情可做,此時此刻,對於「勒索對象」的依賴感又悄悄醒來,好像毒癮一樣,又面帶微笑地投懷送抱。所以我的第三個階段:「目標」,是一勞永逸地最終方法,它並不簡單,因為在一些時候,你還是有可能會移開自己的目光去偷瞄那些曾經綁住你的對象,此時就要用「我的時間」、「我的原則」約束自己,永遠記得充實自己、提升心理素質是第一步,直到有天找到真的屬於自己的志向,你會發現,在你的理想面前,什麼東西都不再重要。


以下是本書幾給值得不斷被提醒的金句:

  1. “存在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曾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能接受選擇的有限性,他才能優雅地長大。」”
  2. “適度的叛逆,是建立個人界限重要的嘗試,在過程中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
  3. “別人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
  4. “通往地獄的路,往往都是善意鋪成的。”
  5. “堅守界線可以保護遠離潛在危險。”
  6. “當你對你的專業越熟悉,別人就越不敢隨意地踰矩,同時,有意識的建立自己可以信賴的社會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在信心動搖時,多了一個可以參考的依據,不需要獨自去面對龐大的壓力。”

延伸閱讀:

書評:大腦使用手冊:堪稱「實用」的技巧老實說,當時讀這本書時不是很難贊同其中過分簡化的介紹,但後來翻閱覺得當作生活處事的「小技巧」也不錯。

書評-失控的同理心&博客來電子書app使用心得《心理界限》一書一開頭的「讓座」舉例馬上讓我想到這本書,了解「同理心」的本質,也是讓自己從勒索中解套的好方法。

書評-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種介紹「如何成功」的書有時候讓人看得很無力,因為實在是分不清楚他是因為這些事情而成功,還是成功後才想出這些冠勉堂皇的事情,不過關於「原則」的想法確實讓我相當受用。

 

購書連結分享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