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突擊隊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如果說DC跟Marvel誰比較會玩平行宇宙的梗,我的答案可能是大家不願意相信的:DC。而且我認為我的邏輯再清楚不過了,從黑暗騎士之後的蝙蝠俠、兩個版本的《正義聯盟》(劇院版以及《查克史奈德導演版》)、黑暗騎士時代、自殺突擊隊/正義聯盟時代以及獨立電影時代的各種不同風格的《小丑》,最後,來到《自殺突擊隊》,從本來讓人充滿期待由瑪格羅比、威爾史密斯等人領銜主演的版本到最近上映的,同樣由瑪格羅比飾演小丑女以及其他相關人等主演,但主角換為伊卓瑞斯·艾巴且劇情也完全砍掉重練的《自殺突擊隊:集結》…

你說,DC是否才是平行宇宙的「真正創始人」?

不過,開頭開酸完之後,還是要來認真的介紹這次的《自殺突擊隊:集結》,無論是故事背景還是角色刻畫,這次的鋪陳確實獲得了比上集還要更完整、更亮眼的成功,這一切或許必須歸功於「特聘」請來的導演-詹姆斯·岡恩,這位曾經執導漫威《星際異攻隊》系列的奇耙導演,從過往他執導過的兩集漫威電影不難看出,這位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熟知如何將來自不同背景的雜魚惡棍放在同一個框框裡演出,分配給每個人不多不少剛剛好的戲份、在不阻礙劇情發展的情況下,送給觀眾五彩繽紛的畫面、鋪滿搞笑又惡趣的喜劇梗、以及流暢又眼花撩亂的動作場面…

自殺突擊隊

沒錯,依照導演的風格,再根據這次《自殺突擊隊:集結》開拍以前,他獲得自由創作的權力(很可惜,好多個在華納兄弟底下創作的導演幾乎都沒有這種權力…),《集結》的成功幾乎在還沒上映以前早被預見…而今天終於看完本片的我,打算針對幾個特點來做介紹,當然,畢竟我非美漫迷,就不特別以「漫畫原著」或角色的介紹為出發,單純以故事鋪排以及完整性做介紹。

***以下絕對會劇透相關內容,請斟酌決定是否閱讀***


強烈又討喜的導演風格
這位詹姆斯.岡恩是何方神聖?除了為人所知的《星際異攻隊》系列,他本身以編劇起家,而且除了商業大片以外,本身也拍過各種不同類型的小成本恐怖片,最有名的大概是《撕裂人》(可惜筆者沒看過),不過我倒是看過另外兩部:《辦公室大狂殺》、《靈異乍現》,這兩部電影都是在他已經是漫威導演後所拍的,前者個人非常喜歡,有拍出好萊塢版《大逃殺》加上血腥版《飢餓遊戲》的感覺,不過不像日本電影的抑鬱風格,《辦公室大狂殺》幾乎可以說是「血腥又舒壓」,看完並不會讓人有什麼特別的負擔。至於《靈異乍現》則像是一部「暗黑版的超人起源電影」,明明有著超能力的外星小孩,不用來扶老太太過馬路,反而拿來大開殺戒…記得片中角色雖然不多,但每一個人的死法都「看起來很痛」,是那種我看了一遍但皺眉千遍的電影…

雖然《靈異乍現》對我來說口味太重,經典的邪典電影《撕裂人》我也沒看過,那又何來「討喜的導演風格」之有呢?即便詹姆斯・岡恩的電影不是每部我都喜歡,但我很喜歡這位導演的「想法」,其實,定睛一看,就像我方才說的,後期他推出的這兩部電影,幾乎都可以看見別的電影的影子或者是相同的公式,但我絕對不會說「致敬」,原因是致敬其實總是某種程度的「雷同」或「刻意模仿」,但導演循著相同公式拍出來的東西,時常「很不ㄧ樣」!這讓人腦中不禁浮現一個畫面(搭配導演本人看起來瘋癲的外貌):

詹姆斯.岡恩可能在喝酒或呼麻ㄎㄧㄤ掉的時候,突然丟出一個問題:「假如…超人的起源,但他卻不想要承擔責任,只想大開殺戒的話…那會怎麼樣?」

我喜歡這位導演的,就是那些「假如」,《辦公室大狂殺》就像是在問:「假如一成不變的上班族日常加上《飢餓遊戲》會怎樣?」、《星際異攻隊》的話就像:「假如拯救世界的是一票鼠輩,那又會是怎樣?」,當然,漫威電影有漫畫原著為基底,但我認為導演很認真的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才能拍出一票歡樂又繽紛的星際盜賊,老實說,在《星際異攻隊》第一集裡這群惡棍我還不太喜歡,但第二集實在太鬧…導致一不小心也看得目瞪口呆…

延伸閱讀:影評-《靈異乍現》:異色超人大顯神威,可惜不是鬼就嚇不倒我!


自殺突擊隊

回頭來說《自殺突擊隊:集結》,本片幾乎送給了導演《星際異攻隊》裡所有可用的元素,更有甚者,華納兄弟也雙手奉上了漫威電影不可能給的更多元素:

血腥

於是那個筆者認為在導演心中的「假如」又出現了…「假如《自殺突擊隊》真的是一票自殺小隊會怎樣?」、「假如這群人我肆無忌憚地讓他們領便當又會怎樣?」…就因為在岡恩執導筒下的電影看起來幾乎不受規則控制的強力發散,這次的《自殺突擊隊》每時每刻都充滿驚奇,觀眾不知道這群人在幹嘛,這群人感覺也是邊出任務邊體會「自己在幹嘛」的過程,就這樣又鬧又跳的從主線任務打到副本、打到支線,又打回來主線任務…,不過這都還不是導演的執導功力展現,在看完本片之後觀眾會發現,岡恩不僅把故事給說了,也沒有搞砸該有的角色深度跟情緒…

  • 不斷切換的視角以及閃回畫面

本片很聰明地在開場時送給觀眾一個「既視感」,同樣從監獄裡出現準備執行任務,就好比《自殺突擊隊》中小丑女、死射、迴力鏢隊長等人的集結過程…,筆者看到這裡時開始替本片感到緊張,不是說這部新版的《集結》會和第一版的不太ㄧ樣嗎?這個招募的過程怎麼那麼像?而且這個視角還是一個遠不如瑪格羅比、威爾史密斯這般頂著巨星光環的演員…為什麼要用他的視角開場?

結果開場沒多久,觀眾就發現原來第一組的自殺小隊,根本就是「領便當小隊」,他們的出現完全是為了第二組人馬的鋪陳,然後導演閃回到任務開始前幾天,又重新介紹了一次「自殺小隊」…運用這樣的鋪陳跟回溯的過程,單單是第一場戲,就已經說明了新版的《自殺突擊隊:集結》會帶給觀眾的東西:

  1. 導演會毫不留情的幹掉角色
  2. 劇中角色各有謀略、各懷鬼胎
  3. 這群臨時集結成的隊伍之間並不存在「同袍之情」

自殺突擊隊

這三個電影設定,可能在後續的故事推演中調整,但導演先聲明了這三點,幫自己快速安置每個角色的位置、幫觀眾立即進入他想要的自殺小隊的調性…有別於前作的開場,介紹主要角色出場時幾乎只是為了放好聽的音樂跟看看演員的個人秀,岡恩的第一場戲,毫不浪費時間的丟了大量的訊息,甚至連阿曼達.華勒這位「抓住隊員弱點並加以利用」、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的權謀,也展露無遺,而最後,強調「不存在同袍之情」,雖然也是上一集《自殺突擊隊》裡一開始送給觀眾的觀念,但在《集結》裡,導演試著在接下來的故事中逐漸扭轉這個狀況,因為角色之間若是沒有化學變化就不可能把角色深度再挖深(尤其又是這種多角色同時出現的電影),於是,來到了下一個特點:

自殺突擊隊

角色大雜燴,如何組成一鍋色香味俱全的湯?
雖然導演很刻意的讓許多角色在開場時就領便當,但這些跑龍套的角色沒有白死,誠如方才所說,他們出現的用意算是為「自殺突擊隊」這個名詞下一個精闢註解,隨後每一個要角的死幾乎都代表一個事件的發生(當然也有純粹是領便當,倒數兩個死者就是…)。

雖然發便當很容易,但這種一眨眼就會有人噴血的設定…要讓觀眾跟角色產生共鳴卻很不容易,因此即便是整片都在笑鬧打罵聲進行,岡恩還是安排了幾個感性時刻,並且抓緊機會、用盡力氣去刻畫這些短暫相處的罪犯們如何培養革命情感:

  • 車中的回憶時刻

第一個具體的時刻,是在一行人打算混進酒吧時的車內談心時刻,這個時間點下得相當精準,為什麼在車內?不是在叢林裡?或者是哪一個角色死亡的時刻?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時的耳機是沒辦法接收訊號的,也就是背後的首腦阿曼達.華勒無法聽見時,才展開的「角色第一次的化學變化」,而這個由死亡運動開始的談心時刻,也延伸到接下來的酒吧裡…

  • 酒吧中的放鬆小酌

導演雖然拍出了不同風格的電影,但讓人很意外地,他還是刻意的保留了一些前作的場景,只是稍加轉化(例如開場的「召集」片段),酒吧的片段有頗有相同感覺,但有別於上一部電影裡,在無人的酒吧裡討論自己為何賣命,《集結》中的酒吧片段更像是一組特種部隊在出任務前的最後狂歡,你可以看見拘謹的「死亡運動」為了團隊決定喝上一杯、看見憂鬱的「圓點人」盡情熱舞、看見「和平使者」幫小老鼠點一杯酒…俗話說的好:什麼東西比酒精更適合當作催化劑?

除了該有的化學變化,本片為了要讓每個角色都獲得公平的出場時間,本來預期會是主角的「伊卓瑞斯·艾巴飾演的死亡運動」、「趙喜娜飾演的和平使者」、「 喬爾·金納曼飾演的帥氣上校」、「瑪格羅比飾演的小丑女」…仔細想想,竟然都沒有真正太多的專屬時刻,但這樣的處理讓一切合理許多,也讓觀眾較難猜測片尾到底有哪些角色會領便當…


自殺突擊隊

小丑女的變動個人認為改變最大,也許是因為她飾演的正是前作以及《猛禽小隊》中的招牌角色,已經對瑪格羅比有點印象的觀眾自然看得出些微的表演技法差異…這版本的哈莉·奎茵正常許多,看起來瘋癲程度正常,而不像之前完全的精神病患,在《自殺突擊隊》裡的小丑女,更像一個招牌花瓶的角色,當每個人都拿著機槍、繩索在抵禦外侮時…她拿著球棒,這樣的設定在第一次出現時還算討人喜歡,但到了《猛禽小隊》我必須承認…開場幾分鐘後我已看不下去…

這次的小丑女更像一個真正的女戰士,導演精心設計的動作場面,乾淨俐落、拳拳到肉,其中最讓人滿意的大概就是她在被吊起時用腳絞殺敵人的畫面,那個兇狠的眼神跟帥氣的動作…光是這一幕已經完勝了前版小丑女。

自殺突擊隊

至於取代「死射」的「死亡運動」,伊卓瑞斯·艾巴較為內斂的演出搭配導演的安排,不能說他的演出沒有魅力,但這位小隊長的角色在許多時刻更傾向退居配角,而非威爾史密斯憑藉著個人魅力把《自殺突擊隊》變成另一部「威爾史密斯電影」,換句話說,電影的安排壓縮了「死亡運動」的出場時間跟繁瑣的背景設定,讓其他人有發展的時刻,至於這點是否讓每個觀眾喜歡,就見仁見智了!

說到這,不得不誇獎導演的「和平使者」選角的好,摔角選手轉戰好萊塢的不少,趙喜娜(好啦,就是江西男)絕對不是演技最好的那一位,但和平使者這種充滿白爛話對白的人物,剛好配合他永遠的一號表情…

自殺突擊隊

而其他新加入的角色也各自有特色,捕鼠人二代呆萌又代表年輕世代的天真浪漫,想必受到不少觀眾真心的喜愛,這甚至動搖了導演本來想要賜死她的決心...而說到呆萌,最具話題又可愛的鯊魚王後裔,雖有著大叔身材跟殘暴的習性,卻有卡通人物或吉祥物一般的討喜表現...

延伸閱讀:《自殺突擊隊:集結》原始「暗黑結局」曝光!導演認「唯一不想殺死的角色」

延伸閱讀:24歲正妹「自備活老鼠試鏡」超猛!《自殺突擊隊:集結》「她」搶贏2位女星!


自殺突擊隊

簡言之,本片確實有很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時刻,絕對不是一部「重啟或翻拍前作」的電影...但不得不說,我也發現了幾個瑕不掩瑜的缺點...

劇情還是有點單調
本片即便打著華麗的特效以及不間斷的歡樂,卻總還是給我一種「單調感」,這種單調的感覺可能跟劇情本身有關,仔細想想,劇情並沒有太多讓人驚艷的地方,也大致能讓觀眾猜到故事的走向...而且就算導演的調度能力好,還是有部分角色被冷落,像是幾個主要反派,如思考者、以及小丑女的短暫男友...都沒有盡到足夠描述的責任,這也讓這些角色雖然不如開場的領便當戲份那麼短,卻也沒讓觀眾留下任何足夠深刻的印象。

雜魚組合有些既視感
雖然很愛這次的電影角色及比重分配,但憑良心講,鯊魚王就像《星際異攻隊》中的格魯特、或者是《復仇者聯盟》裡的浩克...基本上就是一個殺不死的imba角色(imbalance,遊戲中認為設定不平衡的說法),而本片後半段它自顧自的閒逛時,雖然也是頗有笑點,但也讓人想起《星際異攻隊2》中小格魯特我行我素的感覺...

星際異攻隊

電影的美術字體...我真的很不適應

最後一個發自我心得murmur...是電影中習慣用的標題,總是藉著環境來做特效字體,有印象以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做法是在《金牌特務》的片頭爆破,字幕跟磚塊刻意的合在一起,但進入正片以後便沒再發生,但《集結》裡面幾乎每一個轉場都用了這種特效字體,如果把畫面定格截圖下來的話,有一種莫名的廉價感,但這其實幾乎不影響整部電影的觀影過程...就單純筆者內心的小小不滿罷了!


結語

最近這部電影的評論正在社群平台上發酵,多數正評的情況下,也有人講明自己不喜歡、甚至覺得比前作還爛...,其實我蠻能體會這種感受,就像我在看飽受推崇的《星際異攻隊1》時,我也無法理解這部電影的魅力何在,太多搞笑跟喜劇的橋段,讓電影變得有些「太不正經」,而此時如果頻率跟導演沒對上的觀眾,就會感受到「純粹的浪費時間」,但也不知道為何,當看到後續導演的作品時,覺得合拍了,就開始喜歡...

所以,《自殺突擊隊:集結》究竟有沒有比較好看?這種主觀的問題當然只能留給觀影的人自己去評論,但從本片的完成度、討論度來看,確實可以感受到導演以及演員這一次:玩得很開心!導演也拍出了自己想要的瘋狂反英雄電影,在評價上也開出了普遍正面的評價,本片客觀地從數字上來看確實獲得了不錯的迴響,它有自己的感動時刻,如果自認跟導演很合拍的觀眾,不妨進戲院體會一番。

延伸閱讀:《自殺突擊隊:集結》12位反英雄大解析!瑪格羅比「小丑女」回歸、《雷神4》導演驚喜客串

延伸閱讀:影評-《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回頭來看,其實不錯?

延伸閱讀:影評-《水行俠》:英雄來自水裡,DC宇宙唯二救星

延伸閱讀:影評-正義聯盟:DC英雄妥協後的優與劣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