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zhtNNpsT2r_F5UkpRFbQ

《逆向工程》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a95agcx

《逆向工程》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d8w6jnp

買這本書的原因記得是因為某個星期一上班日的早上, 一週的工作就要開始了,感覺格外煩躁,乾脆買本書來自我感覺良好…《逆向工程》也真的是庸庸碌碌工作的解答,它也同時給了許多我這種不學無術的人一些良好的建議。

關於本書

(圖片來源:Unsplash)


書中強調的概念不僅在許多成功人士身上被不斷實踐,作者朗恩·傅利曼也列舉了各個產業的佼佼者,如: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網球員費德勒、好萊塢名導以及喜劇演員等。不過要我說,我認為其實我們都認識那些會使用「逆向工程」的人,那就是從小到大身邊那些「優秀同學」,同樣是唸書,為什麼有些人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考到高分?一樣是學習體育或技能,為什麼總有同學可以快速熟練?我想,當事人可能自己也沒感覺在做的動作就是「逆向工程」,這也使得這項技巧有如「都市傳說」,而本書則不斷透過實證舉例並提供完善的方法來教導我們如何「跟大師學習」,更有甚者,一本好的工具書不會只說優點,它也將某些做法可能造成的副作用提出,再透過實證來給出最佳的解答。


 

何謂逆向工程

black laptop computer keyboard in closeup photo

(圖片來源:Unsplash)


所以什麼是逆向工程呢?字面解釋就是「反過來想」,倒果為因的學習方式,今天一件事情之所以成功、一個產品被製造出來,它們的成功因素是什麼?與其重新「無中生有」創造價值,不如解構現有的東西來「挖掘價值」。《逆向工程》一書給的舉例繁多,例如:

  • 分析三星以及蘋果電腦的官網來了解兩家公司強調的顧客賣點是什麼,並從秀出的資訊多寡來了解產品的定位差異。
  • 拆解競爭品牌的汽車,來找出可以效仿的設計並加以沿用。
  • 費德勒如何透過大量的錄影帶找出自己反手拍的缺點加以優化,進而達到生涯的第二高峰。

《逆向工程》的核心,就是反過來破解並且學習及效仿,讓自己可以獲得成功者的技能,Amazon的創辦人貝佐斯從小就會把買來的產品拆解之後再裝回去,就像是如此概念-「拆解」是重要的一環,題外話,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總愛強調的「第一性原理」其實也是雷同的概念,當時他之所以發現電動車可行,也是因為從根本出發去回推成本時,發現材料的成本不高,高昂的價格來自人事成本。

這也帶出了本書在逆向工程描述裡「拆解後模仿」之後更重要的下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公式」。

 

ⓞ延伸閱讀:書評-《創造與漫想》:從網路賣場到外太空,亞馬遜如何改變世界

ⓞ延伸閱讀:書評-《鋼鐵人馬斯克》:看著這本書,再看看你自己...


 

創新不是無中生有

silver macbook on black table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光是看到「拆解問題」或者是「模仿成功者模式」就認為這是完整的「逆向工程」,那便是在寶山前而空手而回。因為多數人想像中的「模仿」,總是脫不了「抄襲」的烏雲。事實上,真正的創新是不會無中生有的,藝術家也回擬模其他大師的作品、作家、導演甚至喜劇演員都會。舉例來說:梵谷在藝術生涯裡也靠著模擬不同的風格來找到自己的定位、賈伯斯及比爾蓋茲都是學習全錄公司的介面但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所有電影都普遍獲得好評的昆丁塔倫提諾則因為看電影成痴,會透過不同畫面、場景鋪排的「致敬」來打造出個人風格強烈的電影…。

以上的人都用了「模仿」的方式,卻找出了自己的風格,甚至是真正的「創新」。換句話說,過往我們以為創意就是要苦思慢想、閉門造車的錯誤觀念應該要改寫。就好像作家抄寫大師的作品、畫家模仿他人的畫作一樣:跟著大師做一遍,雖然不能讓我們變成大師,卻能從過程中了解他人創作時的思路以及過去沒注意到的細節,然後才是「創新」。

如果只是單純的模仿,那抄寫就真的只是抄襲、而畫匠就只會畫仿畫。解構風格之後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我認為這會是「直觀的作為」,因為沒有一個人會想跟別人一模一樣,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專長項目也有所不同,在模仿的階段,我們會找到屬於自己習慣的模式,讓自己的想法摻入其中,但本書也提醒「模仿」可能會有的副作用。


 

別讓擬模干擾你的創新

person taking picture of man wearing brown hat painting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知道操作技巧之後,接著是要擺脫這個技巧可能帶來的壞處。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應該要有個屬於自己的「參考資料庫」,就像查理蒙格鼓吹的「普世智慧」,當你的心智對幾個主要產業的專業知識都達到一定水準時,在使用時就可以提煉出來,創作、學習亦是如此,但如何擺脫「抄襲」或「不具原創性」的標籤,《逆向工程》裡也提出了相關的例子,許多成功人士在真正進入創作前,反而會擺脫過去看過的這些東西,原因是怕自己的創造活性受到影響、甚至在一些需要原創性的工作裡(例如脫口秀演員想喜劇段子),「感覺自己在模仿他人」,會降低演員的自信,當然也會影響到表現。

看到這裡,《逆向工程》講完了嗎?其實還沒有。

 

ⓞ延伸閱讀:書評-《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的普世智慧,是股票及人生成功的關鍵


 

關於技能、職場學習的寶貴意見

woman holding tennis ball and racket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除了介紹「逆向工程」,作者朗恩·傅利曼也鉅細靡遺的介紹破解後的學習歷程該面對到什麼挑戰,並且提供可貴的建議。本書的內容豐富,幾乎是涵蓋了《另我效應》、《超速學習》、《刻意練習》、《駭客思維》以及《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書中幾個核心的觀念:

《另我效應》中提到的「假想一個更好的自己」、「透過儀式性的動作來『召喚』更強大的另我」,在《逆向工程》也針對這樣的「心理狀態」有所描述(雖然不是以「另我」這個名稱出現),反而是以「反思」的方式,強調頂尖的運動員、職場老鳥,會透過想像自己在場上的表現、遭遇到的問題如何反應,來加強在實際執行時的穩定度。

而《超速學習》、《刻意練習》中的「得到有用的回饋」以及「練習應該要比實際狀況的強度更高」也都在本書中被提到。「回饋」的部分尤其重要,因為過往我們總以為有feedback就是好的,但我們時常忽略多數的「回饋」只是說出好與不好,卻沒針對步驟、內容來做優化,《逆向工程》也針對這樣的狀況提出:

好的選手未必是好的教練。

因為身為一個頂尖選手,未必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怎麼獲得最佳狀態,這種「不知道要怎麼描述狀態的狀態」,正是《知識的假象》中所說的「說明深度的假象」(書中還描述為「知識的詛咒」),因此就算有機會跟頂尖成功人士請教,也要確保回饋的「有效性」。而從一萬個小時法則衍生出來的《刻意練習》一書本身也對學習的各種情境,除了獲得有用的回饋以外,也提出必須是可量化的技能、以及要解構步驟以「難度較高的步驟先開始」的方式學習,正好符合《逆向工程》甚至是史考特楊的《超速學習》概念…

至於《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呢?則是以介紹富蘭克林寫下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的幾個美德來獲得成功,其實這正是《逆向工程》、《刻意練習》中提到的提醒效果跟「績效指標」(可量化指標)的概念,而本書卻沒有只侷限在「指標帶來的好處」,作者也很貼心的提醒使用指標的人,必須要留意的「虛榮指標」,也就是過分追求數字(無意義的數字),而忽略了數字的表現其實沒帶來更好的結果,關於這點,在《失控的數據》中有更全面的介紹…

簡言之,《逆向工程》是一本內容豐富、篇幅卻相對來說精簡扼要的好書,他透過足夠的實證並且條理清晰地寫出坊間其他熱門書籍也提到的東西,個人認為閱讀本書可以加強相關自我學習知識的連結,這也是為何本篇書評裡我刻意把過往有相同概念的書籍都放上的原因, 怎麼說吧!《逆向工程》所涵蓋的是《超速學習》、《刻意練習》的概念:

  • 《刻意練習》是針對想要學習技能的人的一本使用手冊
  • 《超速學習》則是作者針對自己以某幾個領域的學習來當作範本的「實例參考書」

而《駭客思維》、《與成功有約》、《另我效應》又更像逆向工程相關概念的「番外篇」:

  • 《駭客思維》以「找尋系統漏洞以優化系統」或「獲得好處」為出發點
  • 《與成功有約》以個人美德、建立良好習慣為主要論點
  • 《另我效應》以針對學習時的反思、發揮最佳狀態為主題介紹

 

ⓞ延伸閱讀:書評-刻意練習

ⓞ延伸閱讀:書評-《超速學習》:不可能的,可能了!

ⓞ延伸閱讀:書評-《駭客思維》:生活即是系統,系統即有漏洞,找到漏洞、優化人生

ⓞ延伸閱讀:書評-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延伸閱讀:書評-《另我效應》: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分身,在現實世界裡獲得超凡成果!


 

person wearing black and gray jacket in front of bookshelf

(圖片來源:Unsplash)

 

至於《知識的假象》、《失控的數據》則像是《逆向工程》中對於「迷思」或「困境」的加深介紹,倘若有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明明感覺用了逆向工程解構卻未得好處時」,也許可以「反向思考」,去找尋操作此技術時可能會遇到的迷思,「逆向破解」針對逆向工程時誤觸的盲點。

雖然,看完本書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在感興趣的領域上獲得更高的成就,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去思考目前自己在經手的事物中,有哪些沒有明確的指標?哪些陷入了指標迷思?又或者在技能的鍛鍊或準備期時,我不小心跳入了安逸的道路、陷入負面回饋的泥淖之中而影響心情…。閱讀本書,就好像是書中提及的「反思過程」,是現學現賣、立竿見影的心態轉變,最後,我決定手寫記錄下閱讀本書的心得,也剛好反映了「記錄轉變」的過程,希望有天當我忘記如何有效學習、或者遇到瓶頸時可以再次翻開這篇、重新跳脫自動化的思維模式,再次想起《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

 

ⓞ延伸閱讀:書評-《知識的假象》:比《專業之死》更適合說明人類的無知

ⓞ延伸閱讀:影評-被知識詛咒的人:鋼鐵人&鋼之鍊金術師

ⓞ延伸閱讀:書評-《失控的數據》:一味追求數據與績效表現,是否真的為公司/個人帶來正向的改變?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