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峰之死 電子書 by 強.克拉庫爾

《聖母峰之死》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6jj47d6

《聖母峰之死》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cwzlola

前陣子,台灣有一個讓人揪心的新聞,一群攀岩及溪降好手前往屏東霧台鄉的飛龍瀑布進行溪降活動,卻不幸遇上暴雨,10人團體最後5人獲救,5人被大水沖走後陸續找到罹難的屍體…記得那個新聞在刊出後,底下的網友留言總不乏冷嘲熱諷,其中少不了「浪費國家資源」等激進言論…

christopher-burns--jbsw_GUK74-unsplash

然而,本該也是鍵盤酸民的我,卻沒有辦法苟同少部分網友的嘲諷,也許即便我不是戶外咖卻有在接觸攀岩運動,大概或多或少可以體會這群人在「冒著危險」參與活動時的心境,也隱約可知面對大自然的活動肯定沒有絕對安全的,而意外的發生肯定也不是當事者願意…《聖母峰之死》正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去講述一群「明知有風險」卻還是不畏一切攀登地表最高峰的故事,這則故事發生在1996年,爾後有被改編成電影《聖母峰》的著名山難,當時的登山團隊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登山專家高銘和等人…


 

明知山有虎的心境為何?

tom-cleary-vdMllb3x-1s-unsplash
為什麼人要做有風險的運動?明知道有很高的概率會回不來,為什麼要冒險?

我想,這是許多人對「攀登聖母峰」或「飛龍瀑布溪降」這類型的舉動有的第一個疑問。首先,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我認為原因有二:

第一、對專家來說,風險其實並沒有像一般人從事相關活動時那麼大。
第二、當事者也不知道。

關於第一點,在2018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講述無繩攀登(free solo,意指不靠任何安全設備攀登)酋長岩的電影《赤手登峰》裡,艾力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紀錄片的主角)提到類似概念,他認為風險存在是肯定的,也知道墜落後會粉身碎骨的事實,但也因為如此,他在攀登內心的終極目標之前,他做過無數次的有繩攀登、熟記每一段的動作,確認每個細節,最終才會進入無繩攀登,也就是電影展現出來的片段…

MV5BOTZhNzBlMmYtMmQ5OS00YWY2LThlOGEtZTQ5NWMxNTNiMjMxXkEyXkFqcGdeQXVyNjg5OTQzOTU@._V1_.jpg

換句話說,我們認為的「風險」,僅是看見「風險存在」,卻沒有像是當事人所做的「風險管理」,也就是評估風險的強度,並根據所預見的狀況做演練。也就是說,飛龍瀑布上的一票溪降好手也是同樣的,他們有自己的專業、以及訓練有素的體能,也因此會往常人所謂的「危險的場域」去從事活動,而因為這些人出現在這裡的頻率較高,出事的機率想當然耳也會比一般人高,更何況,若認真瀏覽相關新聞,便會發現這些專家中不乏搜救隊員等身份,這次的溪降若沒釀成意外,那它也許會轉變成下一個拯救受困遊客的寶貴經驗…

kalle-kortelainen-cenlDgUeuW8-unsplash

不過,也許你會答辯,也許就是因為太有經驗,所以輕忽了危險。

是,也確實有這個可能,事實上《聖母峰之死》中也探討了「因專業而造成的盲點」等可能的狀況。但在介紹這件事之前,我想說的「第二點:當事者也不知道」,也是書中提到另一個讓人好奇攀登聖母峰的狂熱者匪夷所思的理由…

「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 - 喬治・馬洛里,英國登山家

《聖母峰之死》一書中,講述的不只是1996年的那場山難,還有作者強・克拉庫爾自己對於登山的想法、以及聖母峰在他心中的地位,乃至於攀登聖母峰的歷史跟何時這項活動變成「商業活動」等故事… 「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這句話的原委也收錄在本書之中。這是登山家對於不斷被問到相同的問題感到厭煩時的回覆,但當作者決定加入攀登聖母峰的行列時,也不時地去思考這個日漸變貴的活動,若靠著雪巴人以及其他的助力將攀登的負擔減到最輕,那登頂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是發自內心的成就?還是花錢買頭銜的虛榮?

《聖母峰之死》中每一個攀登者的理由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作者的描述之中,無論有著什麼樣的協助,登上地表最高峰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甚至可說是相當危險的事。再者,就算最有熱情的登山者(像作者本身也有多年登高山經驗,對上聖母峰也抱有任何),也在登頂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瀕死邊緣、因失溫、高海拔、缺氧所造成的嚴重併發症…

evan-qu-pmpHBkoLfCg-unsplash

我喜歡書中作者在某個時刻下的結論,其實攀登的人往往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有此執著,就好像輕描淡寫又語帶嘲諷的「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也許人的天性裡就是想要征服眼前的高山、挑戰自己的極限,那是一種極致的使命感,我們也許不想效仿,但不得不尊敬。


 

系統沒有錯,錯在在聖母峰上,所有系統都可能失靈

theodor-lundqvist-Vsn5YH9sMeA-unsplash
回到山難的發生與結果、還有方才提到的:是否因為是專家才會輕忽風險?的這個問題。在作者下山之後,內心的罪惡跟痛苦讓他不得不寫成一本講述所見所聞的《聖母峰之死》一書,內容之細,不僅講到費雪與霍爾兩位登山專家的商業攀登競爭關係、雪巴人的文化、以及所屬登山團隊的每一員的描述、和各國登山團隊的狀況等…

從作者的文字中,可看出他也深切地思考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嚴重的結果:

冒險顧問登山隊(紐西蘭,四人死亡)、Mountain Madness登山隊(美國,一人死亡)、台灣聖母峰遠征隊(一人死亡)、印度聖母峰遠征隊(全滅,三人死亡)。

其中考量進去的因素,甚至包含自己的記者身份是否影響了領隊霍爾的判斷等…(因知道有記者隨行,所以更力求表現、想把客戶都送上山頂獲得正向的報導)。而作者也提到,即便他認為費雪跟霍爾兩個經驗老道的登山專家都已經把商業攀登的每一面都顧到,卻還是敗在:

在高深莫測的聖母峰上,所有的系統都可能失靈。

又剛好不幸地,所有厄運都疊加在一起,演變成難以想像的巨大災難。《聖母峰之死》一書中,有好幾次「應該看出端倪」的時刻,在失溫、氧氣稀薄跟變化萬千的高山氣候下被忽略,像是搞錯了氧氣瓶的含量、各登山隊溝通不良導致全部的人都卡在「希拉蕊之梯」路段等…讀者也能從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倖存者的轉述中,看見不可意思的高山情節,如:

作者在山上完全認錯身邊的山友,而對方是在事後回想時才知道當時搭話的人是作者。甚至也提到許多高山上的幻覺,和當暴風雨來時,能見度差到平常走15分鐘的路程,就算幾個小時也走不完…

書中的描寫鉅細靡遺,這當中甚至包含了人性與道德之間的決策爭議。


 

在高山上,你能顧的只有自己?

michael-clarke-GVpAB2mHwkw-unsplash
作者在本書出版後,受到一些倖存者、罹難者家屬的抨擊,原因不外乎在他的描寫裡,有些人看似自私的行為被揭露,但與其說是「揭露」,我認為作者的角度更像是「據實記錄」,當中包含了俄羅斯登山好手不顧客戶先行下山的舉動、台灣登山團隊未依約定配合等問題(作者在備註中提到:因高銘和也表示未收到通知,可能是隨隊的雪巴人未如實傳達),但這些都是其次…

真正讓我意外的是,日本登山團隊對印度登山隊員發生山難見死不救,卻執意登頂這件事…

驚訝之餘,卻不免要回歸到「人在聖母峰上」的大前提,也許在這個地方,你能顧到的只有你自己,確實也是如此…在作者自己參與的團隊中,也面臨了「我要冒險救人,還是應保全剩餘隊員」的決策衝突,而就像變化多端的高山環境,人性也有萬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登山隊中,也有二話不說傾力相助的山友,他們選擇消耗自己寶貴的資源,代表著很高的機率是將自己也暴露於險境之中,不過,與其說是人性的光輝,不如說就在那生死之差的一念之間,人性的展現也毫無機會掩飾的被展露,就好比飛龍瀑布的意外,趕在咎責之前,也早有各路好手集結,想要找出被大水沖走的那五位溪降高手的下落。


 

真實事件竟然比電影還要精彩


最後,如果你屬於不愛看書的人,或者是自認閱讀速度很慢,會因此無法感受到《聖母峰之死》的張力,那我強力推薦你直接去找2015年上映的電影《聖母峰》。改編自本書的內容,只是這回以另外一位登山客的角度當作切入,重新演繹了整個山難事故。當年我在電影台轉到這部片時,以為後半段的「狗血劇情」是導演刻意為之,殊不知,在閱讀《聖母峰之死》後,才知道當時的霍爾處境確如電影所演,而大難不死的威瑟斯也確實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奇蹟,當然,電影抹去了作者在書本出版後爭論不休的道德爭議,僅留下與山難有關的主要內容,可說是去蕪存菁,倒也是書本以外值得去體會聖母峰上生死一念間的媒介。

mari-partyka-PLzgu9O7xag-unsplash

 

ⓞ延伸閱讀:影評-《赤手登峰》:追求極限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延伸閱讀:書評-《127小時》:不可思議的生命韌性

ⓞ延伸閱讀:影評-《極限逃殺》:典型的一對多的受困劇情,在我的賽場做最終對決吧!

arrow
arrow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