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視角

決勝視角:紐約大學心理學家教你站在贏家角度,既能善用盲點,也能精準決策,達標事半功

作者:艾蜜莉.芭絲苔
譯者:姚怡平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05/05

實體書購書連結,電子書購書連結

《決勝視角》的作者艾蜜莉·芭絲苔透過了解頂尖運動員、成功人士如何轉換視角的方式,闡述成功要如何達成,但光是如此也許不會讓人覺得這本書「有趣」,真正好玩的地方是,作者以「自己必須學會打鼓」這件事,一邊告訴讀者自己遇到的問題,一邊又用書中提到的方式,讓自己邁向成功…

改變視角的「四大策略」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其實,關於視角的轉換,作者歸納了「四個主要的策略」,它們分別是:縮小注意焦點、具體化、景框和廣角鏡頭。對於每天都活在不同類型的決策、面對職場及個人目標的讀者們,相信有些方法只是用字遣詞的差異,但其實未必感到陌生。但個人認為,即便如此,讀者還是可能在關鍵時刻漏掉重要的「策略」,又或者,因為部分策略在操作時得心應手,而忽略了其他策略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第一:縮小注意焦點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本書的第一套決策,是從作者去了解長跑選手時發現的現象。選手在競賽時,未必會把焦點想成「跑到第一名」,反倒是把焦點鎖定在「眼前的跑者」,以超越最近處跑者為目標,步步逼近想要的成功。這讓我不禁想到以前曾經在生物課堂上學過:新生兒的視力其實沒有我們以為的好,視力的發展是逐步成熟的!但新生的寶寶為了要更快、更專注眼前的東西,因此視力範圍僅有近距離的事物,才不會因為變化萬千的環境而失去學習焦點…

也就是說,很多「計畫」在開始不久後之所以邁入失敗,有很大的原因是規劃者「太想要思考全面」,或者是「過度完美主義」,導致開始就後繼無力。此時,刻意縮短自己的焦距,反而有助於進步。

 

第二:具體化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儘管「縮小注意焦點」看似就能應付許多事情,但它卻還不是全貌。在把事情切分成小塊後,也需要「具體得把執行步驟、努力的方向列出」,否則進度無法追蹤,也就不知道進步的狀況為何。

 

第三:景框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個人認為,作者提到的第三點「景框」,是我在面對專案活動時,較容易忽略的「重點」。在訂定個人目標(具體化)、找到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縮小注意點)這兩件事情上,感覺都是相對直覺的策略。但「景框」,也就是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環境或他人,要怎麼樣利用他們推動計劃進行,把他們列入你的「景框」之中,會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方式!

例如書中提到害怕上台演講的人,在接受專業建議以後,懂得站在台上時搜索認真聽講的聽眾的雙眼,以面對他們取代眾人,進而解決上台焦慮等問題。

同理,若在計劃的路上,出現了容易使你分心的誘惑,也要記得把這些人事物「推離景框之外」,不讓他們分散本來的注意力(拿演講做舉例,若具有舞台焦慮的人想要有效克服自己的問題,那當台下有人頻打哈欠或興趣缺缺,也不需要把焦點放在他們身上)。

 

第四:廣角鏡頭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首先,作者好像要教讀者「見樹不見林」,只關注眼前的焦點,透過這種視覺盲點來打造專注的進步動力。但「第四個策略」,其實是把視野再次打開,一口氣看進整體狀態,方便自己在做個人調整或發覺計劃問題時,能有更全面、更明確的考量。


 

四大策略需要交替、轉換使用,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我認為《決勝視角》值得一讀的地方,正是教導讀者觀點轉換以及「如何轉換」,直接引用書中的一段話:

“…四大策略的共通點,都是在利用觀點的力量。若能換到不同的觀點,那麼許多看似與視覺無關的事情,就更有機會因觀點的轉換而成功。”

而這也是為什麼作者強調要「利用自己的盲點」來獲得成功,而每次的觀點介紹以後,作者也會回到自己「學習爵士鼓」的主題,根據每一項觀點的轉變,來檢視自己的目標是否奏效、以及是否需要調整。舉例來說,透過「縮小注意焦點」,作者把學習的重點著重在某一特定曲目或技巧上,而「具體化」的實際運用,她選擇記錄自己是否每日都有練習,而單純「計算次數」卻又讓作者自覺成效不佳,根據自我評估後,又發現這個過程少了重要的「回顧」…

看著她一步步剖析自己的學習曲線,像極了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卻也仍在摸索方法的我們,就如作者逐一檢視自己在規劃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一般,而這讓我不禁想提到另一個書中的重點:沒有它,我相信也沒有機會形成「四大策略」。


 

想要達標?「記錄」是一切的根源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決勝視角》不僅是教了如何轉換視角,也在書中不時提起許多例子,這些想要達成特定目標的人,都有一個「習慣動作」,那就是「記錄」。而且有時,這些記錄甚至不是很嚴謹的發生,而是「先記錄下現況」,以待後續觀察時做調整。事實上,這也是我成年以後熱衷在做,也確實在書裡受到鼓舞而想要繼續下去的重要方法之一,那就是不斷地記錄,然後再獲得一段時間的資料時,決定要如何根據留下的資料去具體規劃下一步,這套決策方式甚至漸漸變成我的興趣之一,把認為可以量化寫下的東西都先行留存,期待它們創造價值的一天…


 

結語:《決勝視角》的秘訣簡單但作者給了許多實證,不過,也許最不具說服力的是她自己的

書評-《決勝視角》:視角轉換、利用盲點,讓目標事半功倍
本書到了後半段,作者確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但也許是她學習的東西對我來說太無法共鳴,由於有些學習打鼓的難處我無法體會,自然而然在我心中反而在結尾處削弱了「決勝視角」的力道。但儘管這本書強調的是四大策略帶來的「結果」,閱讀本書,不妨多關注描述成功以前的學習「過程」,而也許這也是本書給出意想不到的讀者回響,那就是每個目標其實都是「訂定目標者自己的」,別人的難處我們無法體會,正如我們遇到的挫折,也未必是他人卡關的瓶頸,唯有記錄、以及從不同觀點中學習跟調整,方法同一套,但邁向成功仍需要「客製化」訂做的秘訣。


ⓞ延伸閱讀:書評-《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原來專注不只是專注,分心也不只是分心
ⓞ延伸閱讀:書評-刻意練習

ⓞ延伸閱讀:書評-《原子習慣》:如何從微量的動作造成巨大的改變

ⓞ延伸閱讀:書評-《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倒果為因的反向拆解,破解名家成功秘訣

ⓞ延伸閱讀:書評-《超速學習》:不可能的,可能了!

ⓞ延伸閱讀:書評-《駭客思維》:生活即是系統,系統即有漏洞,找到漏洞、優化人生

ⓞ延伸閱讀:書評-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延伸閱讀:書評-《另我效應》: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分身,在現實世界裡獲得超凡成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姓艾的瑞克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